重生态厚植底色 同携手逐绿前行
来源:绿网
2021-07-12
以红色引领绿色 讲述林区故事·走基层蹲点调研 | 重生态厚植底色 同携手逐绿前行
除不合理养殖牲畜带来的隐患外,林地保护工作还有一个更棘手的威胁——林火。防火一直是林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间,绰源森工公司不断在防扑火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其中森林眼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4G网络全覆盖的引入和实现,彻底解决了边远林区通讯“老大难”问题,为火场指挥和预测预警通讯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森林眼”是守护绰源林海的重器神兵,于2016年开始施工安装,经过近两年的安装调试,实现了对火情全天候无死角的监测。
应急事务处调度室的技术人员指着面前的LED大屏幕向记者介绍说“我们这个‘森林眼’其实是有两个眼睛,一个主要负责白天的检测,另一个是红外热感镜头负责夜间检测。现在的16个‘森林眼’在火情识别、扑救指挥、灾损分析、最短路径分析等方面上,相较传统的火情监测有着明显优势,可以弥补过去人工地面巡护和瞭望员监测的短板和不足。”
虽然“森林眼”功能强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人工监测已经被完全取代,由于技术和气候、地理等因素,森林眼监测系统会面临断电、大雾大雨天监测能力下降、火情误判等情况,仍需瞭望员监测和地面巡护的辅助。
同时,为牢牢掌握森林防火战役主动权,绰源森工公司设立了26座固定管护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在森林防火上采取了超常规措施严控火源,加大了防火宣传、预案落实、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24小时防火值班值宿等制度严防死守,层层传导压力,切实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至今已实现连续18年无火灾的好成绩。
护林不仅是个辛苦活,还是个技术活,需要的不仅是踏实肯干,还要勤于思考。
“这个办法最早是我想出来的。”当问到谁是第一个想到为樟子松大苗绑“定风桩”这个办法时,曾任绰源森工公司防火办主任(现为宣传部部长)的张峻涛回答说。
绰源森工公司乌塔公路两侧的景观林主要栽植八、九年生的樟子松大苗,由于苗木株体较高,枝叶茂密,抗风性相对较弱,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一开始,我们用过杆子支苗木,也使用过绑绳的方法,但是都存在一些弊端。摸索了很多办法后,终于找到了定桩加麻绳捆绑的方法,实践证明,效果非常不错,去年我们大苗绿化的成活率达到了国家标准。”王耀国说道。
辛勤付出,收获碧绿一片。相比“十二五”期末,“十三五”期间,绰源森工公司活立木总蓄积33203640.2立方米,同比增长18%,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904亩、重点区域绿化2879亩、退耕还林8426亩、生态脆弱区恢复453亩、补植补造60047亩、森林抚育135万亩。
生态致富 经营好每一寸绿色
在乌塔公路局址北入口一下车,就能看到2000亩林药间作示范基地,这里种着金莲花、芍药、返魂草等中草药。
由于中草药一般都具有喜阴的特性,外加林地土质肥沃,水源充沛,空气湿润,非常适合中草药生长。在林间空地植树,在树行中间种植中草药,不仅对药材生长有好处,通过整地、除草、松土等,还可以抚育幼林,促进林木生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为林业职工增收致富铺就致富路。
靠山吃山不损山,靠林吃林更护林。全面“停伐”后,喊了大半辈子“顺山倒”的务林人放下油锯不但没有“饿肚子”,反而钱袋子更鼓了、致富路更宽了。
早在2009年,绰源森工公司就对发展林药间作模式保持了较高的关注,时任林业局副局长的戚庆辉,主动请缨当中草药发展带头人,多次到吉林、安徽等地考察。为了更好地引领职工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戚庆辉首先说服了自己的妹妹戚冬菊来绰源种植中草药,如今,戚冬菊已经成为绰源当地远近闻名的中草药“土博士”和林药间作示范户,每年都有不少想要种植药材的外地职工慕名前来学习咨询。
戚冬菊看着田里绿油油的金莲花苗,对记者说:“我从事这个行业有7、8年了,虽然种植中药材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有不少种植户找我咨询技术上的问题,我觉得能帮到大家很幸福,是对自己价值的一种肯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绰源森工公司从建设大兴安岭野生珍稀地道药材保育示范基地,到攻克林区特色中草药芍药、金莲花等驯化培育技术,再到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林药间作模式,力促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林区职工切切实实地享受到生态红利,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张玎 张春燕 赵佳佳 朱容颉 包文君 杨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