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

来源:林海日报社
2024-01-15

浆果类

越橘

别名:红豆、牙疙瘩鉴别特征: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矮小灌木。单叶互生,叶革质,叶片倒卵形,先端纯或圆形或微凹,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色浅、散生腺点;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钟状,花柱稍超出花冠。浆果球形,直径5—10毫米,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果实不易脱落,挂果期长达8月。生境:耐阴性小灌木,常见于针叶林下,喜生于排水良好,湿润适中或稍湿的土壤上,为划分林型的主要植物之一。

分布:林区各地均有分布,以林区北部、东部、西部分布较多,资源蕴藏量大。

经济价值:果实可酿果酒,是林区最好酿酒原料之一。如用越橘果实酿造的“万山利口”果酒和“兴安牌”红豆果酒以口味纯正,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污染而著称,分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和铜奖。果实清香多汁,酸甜可口,可鲜食,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有机酸等,也可做果酱、果汁、果茶、饮料。据测定,每百克鲜品含蛋白质2.16克,脂肪0.16克,碳水化合物5.7克,维生素C12毫克,果酸2.2克,红色素69.25毫克,还含有还原糖6.2%、蔗糖0.6%、总糖0.8%、有机酸22%。越橘叶含熊果甙、熊果酸等多种成分,可入药,主治尿道炎等症。越橘的叶经加工亦可代茶用。

(张重岭)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