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理论与实践联通的社会实践课
■本报通讯员 王文璐
“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刘轶。此次参加社会实践,就是想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林业实际相结合,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近日,带着对林业生产实践的热切期盼,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生们走进大杨树林业公司,开启了一场理论与实践联通的社会实践课。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参观了应急事务中心指挥室和营房楼。在指挥室,覆盖公司生态功能区的高清监控大屏实时切换着不同区域的画面,配合无人机传回的清晰影像,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幅现代化林业管理的生动图景。在营房楼,大家参观了扑火队员的生活区和装备库,详细了解了扑火队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保障情况。面对这些先进设备和完善的后勤保障,大学生高宏宇说道:“没想到现在的林业管理已经实现了如此精准高效的运作,这比课本上的案例更直观地展现了科技赋能林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在李庶坤纪念林,学生们手摸苍劲的树木,聆听林业前辈们艰苦奋斗的故事,感受着传承的力量,庄严地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林间。
随后,大家来到多布库尔猎民村,了解民俗园的建设情况,感受“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在森林经营中心,大家仔细观察树莓与蓝莓的生长情况,师生们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蓝莓的种植技巧和市场前景等问题。在大杨树东紫苏工厂里,师生们还考察了当地紫苏种植加工以及农作物生长情况。
“此次实践活动让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我们将带着实践中收获的新认知,把专业理论转化为助力林业发展的实际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方博平说道。
据了解,此次实践活动由该公司团委和森林经营中心共同组织,通过沉浸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不仅直观了解到林业发展的现状,更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与生态保护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课堂上的经济管理理论在林间地头、生产车间找到了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