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功法助你强筋健骨
张宇
中医在筋骨养护方面积累了数千年的智慧,它强调一个核心理念:筋骨健康不只是局部的事,它与我们全身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紧密相连。比如,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气血畅通才能筋骨强健。这意味着,强身健体不仅要动起来,更要懂得“内外兼修”,运动与内在调养并重。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掌握一些中医的筋骨养护之道,能让我们的锻炼事半功倍。
古法新用,强筋健骨的“运动良方”
中医特别推崇一些流传千年的导引养生功法,它们动作柔和、注重呼吸与意念配合,是提升筋骨健康的绝佳选择,尤其适合作为日常锻炼和预防关节问题:
八段锦:以“柔筋健骨、养气壮力”为核心,动作如“双手托天理三焦”可舒展筋骨、调理脏腑;“摇头摆尾去心火”则缓解颈椎疲劳,适合久坐人群。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动作。例如“虎戏”疏肝理气,增强四肢力量;“鹿戏”益气补肾,改善腰腿酸痛,为骨关节疾病预防提供运动方案。
太极拳:以“意识、呼吸、动作”三位一体著称,其缓慢流畅的动作可增强肌肉耐力、协调平衡,同时通过调息补气,改善关节灵活性。
这些功法无需器械、场地限制小,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尤其为中老年骨关节疾病高风险群体提供了温和有效的锻炼选择。
科学健身,中医智慧来赋能
如何利用中医智慧让我们的锻炼更安全、更有效?
疾病预防: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比如,膝盖不好的人,可以选择对下肢压力小或专门强化膝盖周围肌肉的动作开始练习。注意运动的强度、频率要循序渐进。
损伤治疗:手法、固定、用药、导引、针灸等特色疗法,为运动损伤提供“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案。
康复指导: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后的康复,中医讲究“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将适度的活动与休息调养结合起来,效果更佳。(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