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转变提效能 点燃发展“强引擎”
■本报通讯员 涂艳玲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伊图里河林业公司党委着力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升级,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以前签批传阅一份纸质文件,耗时长、签批慢,赶上有出差的人员有时一周才能完成流转……”公司党政办公室员工王桂英说道。
为破解这一问题,公司党委依托“智慧林业、数字森工”系统,将技术手段与流程优化相结合,搭建完成发文、文件传阅、公务用车、用印登记、员工请销假等13条流程,集成文件收发、公文运转阅签、电子用印等多种办公功能。其中,文件签批效率显著提升,由过去一周左右流程缩短到1至2个工作日,还可实现紧急文件当天办结,通过手机APP随时对文件进行批示、签字,公文运转更加规范、高效、精准,实现了从“纸上流转”到“指尖速办”的转变。
“纪律是‘高压线’,更是‘护身符’,我们坚持把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严’字当头推动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殷家伟表示。
该公司党委制定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从考勤管理、会议纪律、公务用车等方面细化“铁规”,严禁“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公车私用”等行为,以纪律建设“刚性约束”,筑牢干部队伍“作风堤坝”。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规章制度的学习,由机关党委牵头负责每周考勤情况通报,通过绩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作用,干部员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营造了高效有序的工作氛围。
该公司纪委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科技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织密“立体监督网”,对督查项目实行台账管理,记录项目进展、存在问题、整改情况等信息,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提升治理效能,实现监督成效“全面覆盖”;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推动解决项目建设滞后、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公务接待、资金使用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督查工作在线管理,提高督查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推动监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转变。
该公司党委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质效”为主线,聚焦防火安全、生态保护、资源管理、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驱动各项工作协同共进。
防火安全方面,加大森林防灭火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升防火安全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火灾防控的精准性和应急处置能力;圆满完成森林修复任务0.47万亩、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项目4.49万亩、苗木灌杯213万株、义务植树0.36万株,厚植绿色家底,夯实生态根基;资源管理方面,完善林长制综合管理系统信息,推动林长制系统应用,制定《规范整治家庭经济户工作方案》《休牧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遏制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发生,切实守牢生态保护红线;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开展仿野生金莲花试种项目,同步推进林药间作、饲草收割、山水生态休闲小镇打造等产业项目,为加速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