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林海深处的明珠———记绰源林业局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

来源:
2020-07-23
      在绰源林业局312588公顷生态功能区内,分布着26座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它们像镶嵌在森林中的珍珠,在这里熠熠生辉,发挥着守护绿色森林的作用。
  林区开发建设初期,管护站只在几条主要路口建设,管护人员负责防火检查、木材林政检查等工作。长期以来林区人秉承着“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的理念,把所有的精力、财力都投入到林业生产中,而忽略了自身的生活环境。最初的管护站大多是简单的板夹泥、木板房,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设施简陋,生活条件极差,林业职工就住在这样的危旧房舍中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防火期一住就是几个月,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提出加快木材生产向以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尤其是天保工程二期以来,实行森林资源专职管护与专业管护相结合,通过多年的努力,绰源林区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森林管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提升森林管护效率,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加快管护站点建设势在必行。管护用房虽然经过数次修缮,但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周边城乡建设,很难满足驻站管护人员日常工作生活需要。
  为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巩固已取得的森林资源“三增长”成就,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改善管护员生活条件,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2017年绰源林业局以争取中央资金投入及自筹资金的方式,改建、加固改造、功能完善管护站18座,并且在远征、红旗等地区新建4座管护站,目前26座管护站已全部建成。其中坐落在育林林场的育林一支线中心站、苏格河林场的塔木兰中心站、翠岭林场的哲尔德中心站、青岭林场的远征水库中心站,分别位于生态功能区的东、南、西、北四个重要位置。中心站建筑设计了可容纳20———25人食宿的兵营,防火期内专业森林消防队可靠前驻防,大大提升了扑火队伍的机动性,为实现早发现、早出动,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天保工程的需要,管护站数量逐年增加,从最初路口的几座管护站,发展到遍布绰源林业局生态功能区主要支、岔线的26座管护站。从简陋的板夹泥、苯板房,到现在宽敞明亮具有现代气息的砖混建筑。从只有简单的锅、碗、瓢、盆、煤油灯,到现在的电灯、电视、电冰箱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设施设备齐全了,驻站管护员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绰源林业局森林资源管护站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最早单一的堵卡,到现在集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检查、林政检查、野生动物保护、湿地保护职能于一体的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管护人员肩负着护林巡山、森林防火监督检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任,真正做到了每一块林地有人管,每一株树木有人护,打通了森林管护“最后一公里”。26座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犹如26颗明珠,在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大放异彩,为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谭明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