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处留下坚实足迹 ———记乌尔旗汉森工公司乌尔旗汉林场护林队

来源:
2021-11-09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乌尔旗汉森工公司东26里处的林海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保卫着生态功能区内67744公顷的森林资源,这就是乌尔旗汉森工公司乌尔旗汉林场护林队。
       乌尔旗汉林场护林队共有15名队员,他们每年都出色地完成门德力和桥隆山的瞭望任务,还有乌力克气、玻璃金岗、大乌尔旗汉、门德力四个卡站的巡护工作以及林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队员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52岁。

                                                                            扛起责任   守护绿色家园

      每年三月,冰雪还未消融,林区森林防火工作便拉开帷幕。为了不影响工作,护林队员提前安排好家里的事,便进山了。他们与明月清风为伴,与肆虐的山风抗衡,队员们轮换着爬上高高的瞭望塔,用望远镜观察森林是否有火情,一缕雾、一阵烟,都逃不过他们的视线。为了看护好这片林子,他们甘愿与寂寞为伴,有时带上山的蔬菜吃完了,就做点儿疙瘩汤,没有水,就到山下数里外的小河沟去取,或者饮用雪水,或者饮用雨水。他们白天忙着瞭望监测、记录、汇报,晚上就在塔下开荒种地,带去的肉放臭了就用盐腌制。大头菜、圆葱、土豆、海带是他们的家常菜。每次入山上塔,他们都要背十几斤粮油蔬菜,爬行两三个小时,一值班就是半个月。
       瞭望员刘文喜是林场出了名的孝子,2018年,母亲患了癌症,刘文喜很难过。休班时,刘文喜就守在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擦澡、喂饭、端屎接尿。2019年春防前夕,母亲又一次复发入院,刘文喜也想留下陪母亲,但一想到林场生态功能区面积大,上瞭望塔的人也不多,要是请假,单位就得从人员紧缺的卡站抽调人员,他叮嘱妻子照顾好老人便上山了。半个月后,母亲病逝了,刘文喜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又上塔了。他只能把悲痛和对母亲的愧疚埋藏在心底。
       防火巡护员陈松海患有心脏病,为了不影响工作,在进入防火期前,他调养好身体,工作中也是药不离身,驻守在沟口管护站,他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查询过往车辆和人员、做记录、巡护周边路段,从不马虎。冬天,公司安排职工清除马路上积雪,林场为每个职工划分责任区,看到同志们除雪管护工作两兼顾,在分配任务时,他谢绝了领导的照顾,要求跟其他同志一样分任务。

                                                                             森林抚育   写下浓重一笔

       大兴安岭冬天气温低至零下40℃左右,林场护林队员们还要拿起斧锯走进深山,进行综合抚育。
       山林中雪没过膝盖,他们艰难锳雪进入作业区,挥舞斧子端着油锯,汗水很快打湿了衣背,眉毛头发都成了白色。寒风一吹,衣服后背冻成了硬硬的冰块,贴在肌肤上透心的凉。为了按时完成任务,省去来回走路时间,午饭,他们就在山上生火,烤馒头、煮鸡蛋、卜留克咸菜是他们的午餐。虽然又累又乏,但看到林子那些枯死木、倒木、干树桩都被清理掉,枝丫也码放整齐了,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无惧苦累   共圆绿色梦想

      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同时,林场护林队员主动承担生态建设任务。每年春秋两季,既是森林防火重要时期,也是植树造林、补植补造关键时期,随着职工退休、调离等原因,林场职工越来越少。为了做好防火工作,圆满完成林业生产建设任务,护林队员主动请缨。防火期,他们身着迷彩服,一边植树造林、一边防火待命,大家齐心协力,不怕苦和累,按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夏天,广场种植草坪前,需要对草皮进行清除,他们在烈日炎炎中挥舞铁锹挖下草皮,如今,广场周边、居民小区的草坪愈发葱茏。冬天,林场还要完成除雪任务,护林队负责行人和车辆密集、道路凹凸不平的路段。每次下完雪,他们都及时清理干净,保证居民出行顺畅。
      多年来,乌尔旗汉林场护林队员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干一行爱一行,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尽职尽责,冲锋在前,受到了林场领导和职工群众的称赞。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