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龙:躬身一线践初心服务当先平安行

来源:林海日报社
2025-09-30

■本报通讯员 涂艳玲

在伊图里河林业公司综合服务部,有一个身姿挺拔的90后小伙,见过他的人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浓浓的“当兵人的味道”。他的话不多,但工作起来严谨不含糊。他总说:“方向盘就是你的钢枪,安全就是你的阵地。司机虽然岗位普通,但只有做到‘人车合一’,才能保证每一次出行安全。”他就是伊图里河林业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田春龙。

“起步要稳、转弯要缓、停车要准,我们手里的方向盘,担起的是每一次安全出行的责任……”田春龙一遍遍叮嘱驾驶员们。每天“车辆晨检”是田春龙从2008年加入部队司机行列后保持至今的习惯。正是这份坚持,让他从2013年部队转业分配到公司车队的17年间,始终保持着零违章、零事故的纪录。

刚刚加入司机行列的田春龙,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工夫。别人练一个小时,他就练两到三个小时,自己琢磨钻研,反复练习。正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让他很快成为车队技术骨干、队长、副主任。作为一名林区驾驶员,不仅要在平整的路面上练技术,还得在模拟火场的复杂路况中练反应。正是点点滴滴的摸索和执着,让他在任何路况和突发事件中都能做到心中有底、手中有准、应对有方、行动有力。

2024年,北部原始林区突发雷击火情,他主动请战,首批奔赴火场。火场地形复杂,山路崎岖狭窄,他只能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巧摸索着开。为让共同奔赴火场的同事们吃上热乎饭,田春龙每天往返补给点和前线,最长一天要开16小时的车,18天里安全运输物资10余吨,往返2500多公里。田春龙说:“那时候最怕车发生故障,也是那时候开始萌生了驾驶员也要成为检修员的想法。”

经过精心筹备,综合服务中心今年正式成立了维修车间,田春龙和队员们共同打造了车辆“专属医院”,定期对车辆进行“体检”,他也成了这个车间的“老师傅”。车间配备的举升机、扒胎机、平衡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与维修工具,划分了“日常检查区”“保养维护区”“故障排查区”,让大家做到无论是常规保养还是零部件更换,都能精准高效完成。

如今,田春龙带领驾驶员们学习维修技能,掌握基础故障处理能力,及时发现线路老化、零件磨损等潜在问题,让车辆时刻保持最佳状态。至此,驾驶员真正实现了从“会开车”到“懂养车”的转变。

田春龙还建立了“一车一档”管理制度,为每辆车建立维保档案,记录检修时间、项目及隐患处理结果,形成闭环管理。同时,推行“周检+月查”制度,为道路交通安全注入“硬核”保障。

“当年保家卫国扛钢枪,如今守护平安握方向,我会一直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入党时的初心,让担当与责任在车轮转动中延续、在岁月更迭中闪耀。”田春龙坚定地说。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