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巡守记 ———吉文森工公司第九管护工作组扎实开展巡护工作

来源:林海日报社
2025-05-22

5月13日凌晨5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微凉的晨风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驻守在吉文森工公司红花尔基经营管护中心陶力罕的第九看护组组员们整装出发,沿着蜿蜒的田间小路前行,一场充满责任与挑战的工作就此拉开帷幕。

在开展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中,吉文森工公司紧盯春耕备耕等关键时期,建立“天眼监控、地面巡查、网格管理”的立体防控体系,使用“人海战术”全方位看守,建立“领导干部—科职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管护员”四级管护责任体系,将重点敏感区域划分为3个片区,分别由公司领导牵头包片,下设33个管护工作组,直接驻扎到田间地头;每个管护点安排一名科职人员负责,将中坚力量下沉到一线。驻守在红花尔基经营管护中心陶力罕的第九管护工作组就是由森林调查设计大队工会主席高志文和3名基层人员组成的。

陶力罕第九管护工作组肩负着对吉文森工公司林权证内重点看护的198、439、212、213、199、439、412、112、106、411地块的巡护重任。在寂静的清晨,组员们步伐稳健而坚定,眼神专注地扫视着周边的每一个角落。突然,组长高志文发现远处地块有人影在晃动,凭借着多年的巡护经验,他意识到可能存在异常情况,并立即带领组员加快脚步赶过去,果然发现有人意图在林间耕种。

“老乡,这可是生态保护用地,不能随意开垦耕种啊!”高志文语气严肃又不失耐心地劝阻道。意图耕种的村民说:“我就种点自家吃的,能有多大影响?”面对村民的不理解,组员们没有丝毫急躁,而是围拢过来,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解此行为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影响,并向他们普及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规。经过近半小时的耐心劝说,村民认识到了错误,并保证不再耕种。

巡护过程中,组员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还仔细观察植被的生长状况,清查火灾隐患,留意是否有非法盗猎、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迹象。

巡护管护的同时,为地块安设警示牌也是重要任务。组员们默契配合,有的搬运警示牌,有的使用工具进行安装,确保每一块警示牌都稳固,清晰醒目地向过往人员传递警示信息。

他们还利用工作之余,与村民亲切交流,倾听村民的想法和需求,向村民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通过真诚的沟通,增进与村民之间的信任,让村民也成为生态保护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陶力罕第九管护工作组的所有成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时刻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杨秋晨)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