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的预防与治疗

来源:
2017-08-24

        森林脑炎是由黄病毒属中蜱传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死亡率较高。

        森林脑炎的症状体征

        1.潜伏期 一般为3-7天,最短2天,长者可达30天。

        2.前驱期 一般数小时至3天,部分患者和重型患者前驱期不明显,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低热、头昏、乏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大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

        3.急性期病程 一般为2~3周。

       (1)发热:一般起病2~3天发热达高峰(39.5~4l℃),大多数患者持续5~10天,然后阶梯状下降,经2~3天下降至正常。

        (2)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时伴头、全身肌肉痛、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患者还可出现面部、颈部潮红,结膜充血;脉搏缓慢,部分重症患者有心肌炎表现,常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严重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等。

        (3)意识障碍和精神损害:约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神志、意识变化,如昏睡、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昏迷、谵妄和精神错乱。

        (4)脑膜受累的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头痛,以颞部及后枕部持续钝痛多见,有时为爆炸性和搏动性,呈撕裂样全头痛,伴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5)肌肉瘫痪:以颈肌及肩胛肌与上肢联合瘫痪最多见,下肢肌肉和颜面肌瘫痪较少,瘫痪多呈弛缓型,此与乙型脑炎不同,一般出现在病程第2~5天,大多数患者经2~3周后逐渐恢复,少数留有后遗症而出现肌肉萎缩,成为残疾。由于颈肌和肩胛肌瘫痪而出现本病特有头部下垂表现,肩胛肌瘫痪时,手臂摇摆无依状态。

        (6)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出现锥体外系统受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尔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或中枢性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轻瘫。

        4.恢复期 此期持续平均10~14天,体温下降,肢体瘫痪逐步恢复,神志转清,各种症状消失。

        森林脑炎一般病程14~28天,但有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如失语、痴呆、吞咽困难、不自主运动,还有少数病情迁延可达数月或1~2年之久,患者表现为弛缓性瘫痪,癫痫及精神障碍。

         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1、尽快去除蜱:酒精法、热熏法、手术切除法均可,去除方法与叮咬后蜱入体内的深度有关系。

         2、密切观察自身体征变化,有不舒服情况到专科医院就诊。

        3、无症状者一般被叮咬后7天做血清化验检测。

        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

         2、免疫疗法:可选用免疫促进剂。

         3、对症治疗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处理.

         4、森林脑炎恢复期较长,可留有瘫痪后遗症,可用针灸、推拿等治疗。

         森林脑炎的预防

         本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凡进入疫区的林业工作人员,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防蜱灭蜱。

        (二)工作时穿五紧防护服及高筒靴,头戴防虫罩;衣帽可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每套200g,有效期10天。

        (三)预防接种每年3月前注射疫苗,第1次2ml,第2次3ml,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1针,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作者简介: 王晶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内蒙古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委员,内蒙古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一届委员,内蒙古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六届常委,内蒙古医学会医疗技术专家库鉴定专家。

       专业特长:对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如脑出血、脑梗死、周围神经病变、帕金森氏病、痴呆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丰富,对于神经科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内科危重症的抢救有丰富的经验。率先在北京军科院学习森林脑炎血清诊断技术,解决了森林脑炎早期临床诊断困难,在森林脑炎、莱姆病方面的诊断、治疗、临床应用方面技术娴熟。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