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新进展

来源:
2017-12-14

     曹金恒

         随着消化内镜设备及治疗技术日新月异进步,胃肠镜诊断、治疗消化道肿瘤成为首选。

        为了满足民众对健康的追求及检查舒适性的要求,科室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引进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大大提高了胃肠道早癌的诊断率,对肿瘤性疾病提供精准的术前分期,使早癌患者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胃肠镜下微创治疗。

        消化道早癌指病灶浸润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或局限于粘膜层的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

        有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属于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胃肠镜等相关检查,以达到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恶性贫血、有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高盐饮食、吸烟、喜欢吃烟熏烤炸食物、重度饮酒等。

        对于消化道早癌,治疗原则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由于胃癌是多因素所致,涉及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不可控因素,呼吁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早发现”和“早治疗”,就是消化内镜的首要任务。早癌的胃肠镜下治疗几乎可以根治,患者的痊愈率高达95%!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结肠息肉是肠道粘膜表面向腔内突出和隆起型病变。常见的主要是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有研究表明前者可随着炎症刺激消失而消失,但亦有癌变的可能;而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恶变概率较高。目前,结肠息肉发生的原因还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因素有关。结肠息肉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一般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少数部分患者可有便血、黏液便、腹痛等症状,因此确诊还需结肠镜的检查。40岁以上者、有肠癌家族史和息肉史或有症状者可作为高危人群行肠镜检查。

       内镜下息肉切除方法很多,常见有以下几种:圈套器切除法、氩离子凝固术、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RCP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主要是进行胰胆管的造影、取石、引流等操作,对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科室自1997年开展此业务,经过多年努力可以进行以下系统治疗:胆总管结石取出术、胆道狭窄内镜下治疗、慢性胰腺炎、胰瘘、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均为急腹症中的“路人型”杀手,为外科常见的急症,主要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肝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以肝脏系统受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疾病,上诉两种病死亡率极高,此时急诊行ERCP胆汁引流对抢救患者生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腔镜室在整个团队共同努力下,已完成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6000余例,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500余例,通过ERCP完成胆总管结石取出术或支架植入术500余例。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科室拥有先进的设备、优秀的团队、合理的医疗配置,在发展现有ERCP、早期癌症内镜下诊断与治疗等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尝试开展更多的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更好的造福呼伦贝尔市及周边地区人民,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先进、高水平的内镜微创诊疗技术。

作者简介 

        曹金恒:腔镜室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消化病专科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第四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及第二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库成员、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会员。2012年《心脑血管事件院前急救DCG路径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论文10余篇,均在国内知名期刊发表,主编著作一部,曾多次获得医院及呼伦贝尔地区优秀医生等先进称号。
         专业特长:擅长消化道疾病(胃肠、肝胆、胰等)的治疗研究,能熟练运用胃镜、肠镜进行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针对消化系统疾病结合内镜进行综合辨证,从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