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多点发力 筑牢森林防火墙———访管理局防火办副主任李涛
今年林区3月5日就进入了春季森林防火期,比往年提前了10天,据了解,这是大兴安岭林区首次提前进入防火期,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林区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管理局防火办副主任李涛。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林区当前整体的防火形势吗?
李涛:综合分析,今年林区的防火形势非常严峻。
从气象条件看,去年入冬以来,出现了罕见的暖冬现象,气温较上年同期偏高2.9~6.5℃,降雪量较上年偏少13.5~85.6%,创历年同期最少,特别是毕拉河地区冬季基本没有降雪。林区平均积雪深度为6.7厘米,比历年偏少11.5厘米。干旱风大,总体看,今春森林防火气象不利条件比较严重。
从可燃物积累看,林区全面停伐后,经过4年的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植被长势旺盛,林内积累了大量枯枝落叶杂草,几年来森林抚育堆积了过多的剩余物,近期无法降解、可燃物载量严重超标,远超过重特大森林火灾临界值。
记者:除了自然原因,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还存在其他的不利因素吗?
李涛:从专业队伍看,林区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年龄老化、数量不足、更替乏力、战斗力下降,森林消防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
武警森林部队转隶后,今年有近600人转业,兵力缩减了三分之一,新补充的兵力,需要培训、短期内很难适应扑火需要,扑火作战兵力明显不足,扑火能力明显下降。
防火基础建设还有很大不足。虽然我们近两年在防火道路桥涵、应急通信、大型装备、扑火装备、望塔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很大,但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原有支岔线防火公路杂草茂盛、路影封路,通行受阻,阻火作用明显下降。
从火源管理看,春季入山从事农牧业、种养殖业、采集业、旅游、驴友人员将会大幅度增加,林内活动人员剧增,今年林区还将开工多条公路建设,还有大量营造林任务,输电线路、铁路沿线存在火险隐患,生产生活用火呈点多面广之势,火源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十分突出。
另外,个别地区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视不够、火源管理不严、隐患排查不深、防火责任落实不细,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等突出问题,个别地区应对宣传、望、通讯盲区措施不力,一些地区缺乏培训和演练,火灾扑救严重缺乏避险措施,应对重特大火灾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记者:针对目前这种形势,在责任落实和防扑火预案、纪律执行等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李涛: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管理局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
首先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切实履行单位主体责任,划定责任区、确定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与属地政府、铁路、电力等部门协调对接,明确防火责任,厘清各自职责义务,各司其职、谁的人谁管,谁的事谁做,谁的责任谁来担,做到责任全覆盖。
在预案修订方面,管理局已修订完善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各单位按照管理局的应急预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一切从实战角度出发,修订完善了应急预案。健全了指挥体系,明确扑火前指人员职责任务,实现火灾扑救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培训演练,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森林防火期,我们一定要确保纪律执行到位。防火期内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有火必报制度,绝不允许瞒报、漏报、谎报火情,否则逐级追责。
各林业局望塔、检查站、专业、半专业消防队伍、巡护人员按时上岗到位。
各林业局接到管理局森防指调兵命令后,要选派有经验、懂业务、组织能力强的领导带队,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按规定的人数,带齐扑火工具和给养,快速出征,在火场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投入火场扑救,不得贻误战机。各级指挥员要善于决策,敢于决策,科学决策,要科学的指挥扑救,火怎么打、怎么扑救,都要有方案、有措施、有办法。要避免打乱仗,不能自乱阵脚,不能拍脑门决策,更不能死打硬拼,必须高度重视扑火安全,扑火中绝不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各级指挥员要做到两手抓,既要全力以赴抓扑火,也要在扑火、行军和宿营中,把人员的安全放到首位,决不允许在扑火工作中,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记者:森林防火无小事,森林火灾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清明节上坟祭祖、焚香烧纸等传统习俗,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在火源管控方面有什么具体行动吗?
李涛: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各地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组织实施绿色祭扫、低碳祭扫,继续推进用鲜花绿植替代纸钱香烛等方式方法,改变不良用火的传统习俗;要加强组织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强化督导检查,切实把防控责任分解到公墓、坟场、山头、地块;要针对清明节期间用火特点,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控林区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点放孔明灯等行为;及时修订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专项预案。各专业森林消防队要加强战备值班,一旦发生火灾,要重兵投入、快速扑救,以人为本、科学指挥,坚决避免小火酿成大灾,切实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要确保火源管控到位。一是封住山。对入山人员和车辆加强管理,确保火源不入林、火种不上山。二是看住人。要组织人员适时开展“三清”工作,彻底清理无证入山人员。对重点部位,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站,增加巡护人员,加大巡护密度。特别是今年林区将进行大规模公路建设,营造林生产任务也非常繁重,彻底排查火灾隐患,加强火源管理,落实责任主体,各施工作业单位均要设防火专责,各有关单位要有专人负责跟班作业。不能顾此失彼,努力做到防火施工两不误。三是管住火。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对生产生活用火要有计划、有组织、确保安全,协调地方政府做好农业用火管理,防止私烧乱点现象发生。各林场、管护站、检查站、外站、望塔、作业点等,严格落实火源管理规定,周边要有防火隔离设施,要有扑火工器具,要有专人看管,配备防火桶,妥善处置燃烧剩余物。遇有高火险天气,禁止一切野外生产用火和居民生活用火,人要有防火证,车要有防火罩,烟囱要有防火帽。
记者:森林防火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社会都真正做到“连心、联责、联防、联扑”,才能最大限度的防范森林火灾。在加强地、林、企的沟通协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涛:我们已经建立了森林消防、航空、专业扑火队联合作战体系,管理局已将林区划分成八个包片区,也是八个联防联控区,八个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员装备扑救的联动,各联动区要适时召开联防会议,落实好人员、联络、保障等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方案,提升扑火效率。要强化林区内部的联防联动,建立起省际联防、区域联防、林地联防、军地联防、林农联防,继续推进村屯联防机制,要与地方政府、供电、铁路、铁塔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签订联防联动协议,明确各自的防火责任,在高火险时段要有应急措施,守住自己的山头地块,建立起社会化防控体系。
记者:在队伍建设方面有什么具体做法?
李涛:确保队伍落实到位。林区专业扑火队要确保人数和质量,选拔身体健康人员充实到专业队伍中,要做到能上山、能扑火,实事求是,不能滥竽充数、弄虚作假。
管理局从3月中旬开始陆续向温河、绰源、毕拉河、大杨树、吉文、乌尔旗汉温库图、汗马、额尔古纳、北部原始林区等重点火险区靠前驻防森林消防队伍和林区异地购买专业森林消防扑火队伍。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要践行“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切实做到以火为令、快速出击、打则必胜; 航空护林局要协调飞机尽快进场到位,科学安排飞行,严格飞行管理,确保飞行安全,发挥好航空特勤突击队突击灭火的作用,充分发挥航空灭火的空中优势。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立即启动预案,按照“重兵投入、联动作战、首战成功”的原则,快速处置,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确保保障能力到位。各单位要立足扑大火、打恶战的实战需要,把困难考虑的周全一些,准备的更加充分一些。要积极筹措并保证防火资金,做好设施设备、车辆保养维护,调试好火场应急通信设备,储备足够的给养、油料、防护装备等必备的扑火物资,做到物资充足,保障有力。防火期内大型设备必须在防火办集中待命。防火紧要期,管理局森防指要统一调配大型设备,靠前待命。机具设备要维修到位,补充到位,磨合到位,确保到了火场好使管用。
记者:广大群众在森林防火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该如何应对呢?
李涛:首先,要做好对重点人群的管控。加强对儿童、智障人员野外玩火、弄火的管理,家长、教师和监护人要严格学前儿童和小学生的教育,尤其要加强对智障人群的管理,防止发生野外失火事件。
其次,在这里提醒广大朋友,水火无情,在发现火情后不要冒险扑救,尤其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救火,以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要第一时间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报警,或向当地森林防火部门报告,我们将出动专业消防力量实施扑救,确保森林资源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除了防火部门的努力,职工群众的配合与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提高群众和外来游客的森林防火意识和警惕性呢?
李涛:确保宣传到位。为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每一年,我们都会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播放森林防火广告,定期举办活动派发森林防火手册、宣传物品,在登山入口、林区人流密集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竖立防火宣传牌、张贴森林防火宣传标语等,集中宣传森林防火常识、应急避险安全知识、森林防火相关法律规定等。结合火灾案例,把警示教育工作做到人人皆知。要让每个人都知道,防火出了问题,是要问责的,是要追责的,严重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让每个人都能筑牢思想防线。 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