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个文明无火的清明

来源:
2019-04-08
  4月5日清明节当天,风雪相伴,气温骤降。库都尔林业局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在前一天发布了清明节火险气象等级预报为一级火险等级,属于“低度火险”,有效降雪10公分。这对于广大干部职工而言,是“天降喜讯”,但决不能“轻敌”,森林火灾隐患时刻存在……
  凌晨五点,库都尔林业局防火办大楼内外灯火通明、身影攒动、车流不息,这里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参与清明防火“保卫战”的干部职工们,管理局森林防灭火第五督导组成员、库都尔森林公安局的干警们也加入了进来。全体人员分成八个防火检查组和一个巡回检查组,随即奔赴各自的“战场”。
  在此次行动中,防火办森林防灭火专业队出动了90名快速扑火队员,每30人一个小组,驻防在检查站和重要地段路口,为文明祭祀、无火清明“站岗放哨”。每名队员随身携带风力灭火机、油壶、二号工具等扑火物资,因为要长时间在冰天雪地里站岗,都裹上了一件厚厚的军大衣。队长徐雨松一边用对讲机和其他小组不间断地对话,及时了解入山祭祀情况,一边密切注意着过往行人。他带队驻防的秋拔河检查站是库都尔林业局入山人流量最大的,因此任务最繁重。徐雨松向记者介绍:“凌晨四点半我们的扑火力量就已就位,将一部分队员固定在卡站,又派出了一支小分队进山流动巡查,监督入山祭祀人员,起到一个震慑和警示作用,一旦出现火情,也能及时出动,快速扑灭。”
  在紧张忙碌的气氛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得飞快。随着入山祭祀人员的增多,许多干部职工都是匆匆吃完一口便饭,又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坚守。在诺毕干线管护站的小九亚管护所副主任石国军看来,越到节假日越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像清明节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更要绷紧一根弦,提前一周便开始安排部署清明防火工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组织精干力量下沉一线,把工作关口前移到田间地头、林缘山边。他对实现清明防火“三无”目标,信心十足。
  途经库都尔林业局的各个商店门口,记者注意到,祭祀花卉被商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前来购买鲜花的顾客络绎不绝。当记者询问商家卖花多还是烧纸多时,商家说:“当然是花卖的多,现在防火期这么严,大伙儿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都小心着呢。遇到来买烧纸的顾客,我们也提醒他不能点烧,只能压在坟头,最适合的是买束鲜花,现在都提倡文明祭祀!”
  就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距离库都尔林业局427公里的毕拉河林业局大院内,防火运兵车、消防车等车辆共计20余台、近200人整装待发,消防鸣笛声响彻在毕拉河畔上空,清明节防灭火巡护拉开了序幕......
  毕拉河林业局森防指各级指挥员、扑火队员、工作人员近200人分成7个巡护组深入到朝鲜点、白石砬子南岸、鹿场沟等重点辖区巡护。每个巡护组平均20余人,他们身着消防装,排着整齐的队伍,有手拿斯蒂尔风力灭火机的、有负责向行人宣传的,还有负责对管护人员上岗巡护、卡点值守及进山人员车辆登记管理、森林防火宣传、坟头野外火源管控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督查的,各有分工,各负其责。
  江北外站的4名人员全部站在路口巡护,身边摆放着风力灭火机。他们见到车辆和行人,及时对车辆人员和行人详细盘问,仔细检查祭祀物品,并告诉他们“虽然这两天毕拉河地区降雪,但是去年冬天没有任何降雪,湿度低,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一定不能把火种带入山林。”
  江北外站的站长牛胜海告诉记者,“由于毕拉河地区去年冬季没有任何有效降水,春天气温回暖较快,风力等级高,这两天虽然有降雪,但是也不能麻痹大意,气温高,很快融化,防灭火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今年加大巡护检查力度,外站人员除了堵卡人员,其余人员全部深入到路口、沟岔等地进行巡护,加大‘三清’力度,严格管控火源。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外站人员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力度,提升外站人员素质。清明节来临之时,更是加强火源管理,不断巡护,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开展防火宣传。”
  如何过个文明无火的清明?林区上下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堵”是根,而“疏”才是本。一条条森林防火隔离带陆续开辟,一份份防火宣传资料进村入户,一个个重要山口路口严格把关,一次次防火督查行动排除隐患……为了守护好林区这片绿水青山,他们一直在路上。
  在清明节当天,管理局召开会议安排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要求林区各单位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重要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严肃工作纪律,压实防火责任,严格值班值守,强化防火宣传,严格管控火源,畅通信息渠道,严阵以待,做好一切应急处置准备,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可燃物清理、安全培训、靠前驻防、监测预警等工作,务必紧而又紧、严之又严做好工作,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确保实现“三无”目标。清明节期间,管理局各督导组全部深入基层一线巡查,全面排查隐患,督促整改提高;各单位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清明节至6月15日期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无极特殊情况,一律不得外出; 所有的场、卡、站、塔等各类专业人员要全部上岗到位,把住沟口、道口、墓地,确保清明节平安。
  “保护好这片绿色林海,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作出新贡献。”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林区大地…… ■本报记者 刘磊 通讯员 陈晓琳 孙琦夫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