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午餐

来源:绿网
2019-06-25
       “要是前两天打火时有根黄瓜该多好啊,又解渴又解饿。”“6·19”秀山雷电火灾进入清理看守阶段后,克一河林业局的扑火队员在火场边上,终于吃上了一顿热乎饭。
       木头搭建的临时餐桌上,炖肉、午餐肉、鱼罐头、茄子炖土豆、烤馒头、黄瓜、大葱、大蒜……高山密林里的午餐显得格外丰盛。而之前的几天,与他们相伴的都是方便面、火腿肠、饼干等即食食品。
       “就算是前几天有这么多吃的,我们也没时间吃啊!”索图罕林场快扑队长邵忠林说,19日晚我们就通过机降进入了火场,卸掉背包直接轻装切入火线,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进行休整,根本没时间考虑吃喝。
       队员赵学坤吃过午饭,就一瘸一拐地去防潮垫上休息了,就在19日晚上,由于山高坡陡、偃松林密布,赵学坤不小心崴伤了脚,现在虽已消肿,但脚跟和脚趾处依然有紫色的印记。
       “打火必须放第一位。”索图罕林场管护队员徐永斌接过话来,上火线时每个人只背了一壶水,一开始就舍不得喝,都是一小口一小口润润嗓子,没有人敢大口喝,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下火线,什么时候能遇到水源,不确定因素太多。
       火场上的水到底有多珍贵?徐永斌说,自从到火场后我们就没洗过脸,就连刷饭盒都是用草擦一下,除了饮用、做饭,没有人会多浪费一滴水。
       仔细观察,队员们脸上依然可见草木灰留下的痕迹,手上风力灭火机、油锯等工具的油污掺杂着草木灰,深深地刻进了手指、手掌的纹路里,与他们手中的烤馒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们却吃得格外香甜。
       环顾四周,火场里过火的区域搭起了炉灶,火场边上支起了帐篷,傍边的树林间,晾晒着他们的防潮垫、鸭绒被。“昨夜下了小雨,对于清理火场有好处,就是人遭罪。”扑火队员张彪说。
       开挖隔离带、纵深清理火场,这是扑火队员们每天的主要工作,与打火时不同的是,现在终于有时间考虑一下吃喝问题了。(本网记者 刘洪林)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