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声”入人心

来源:
2021-06-11

———绰尔森工公司党委“真理的味道”———红色故事分享会侧记



  ■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见习记者 张玎 通讯员 何康红

  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
  红色故事蕴藏着“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是“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6月10日上午8点30分,绰尔森工公司近两百名党员干部职工陆续步入多功能厅,满怀期待等候着“真理的味道”———红色故事分享会的开始。
  “三秒,对于漫长的人生来说,微不足道。但今天的故事,就从这短暂的三秒说起。”上午9时整,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和动情的叙述,分享会由英雄王杰的感人事迹拉开了序幕。
  台上,红色故事分享人汪秀婷饱含深情地讲述着这位从小爱听英雄故事、爱看英雄画册的解放军战士,为何在千钧一发之际选择牺牲自己保护他人———“战友们在王杰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些响亮的名字,如恒星绽放无尽的光辉,给人力量、催人奋进。王杰如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袁隆平亦如是。
  来自古营河林场的分享人李大伟用他富有磁性的声音,为在场的听众讲述这位共和国元勋对科学真理的执著追求和不图名利、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袁隆平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以后我们帮您把种子撒向更远方!”
  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泪眼婆娑。每每听到动情处,有的职工拿出手机录下感人至深的分享片段,有的用袖角擦去眼角的泪水。
  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中,来自绰尔森工公司各部门的12位党员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红色故事娓娓道来,其中既有对革命伉俪陈明和辛锐、渣滓洞内壮烈牺牲的黎洁霜、宁死不做俘虏的陈树湘等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深情回顾,也有对“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兴安之子”于海俊等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身许国、竭诚为民精神的感悟颂扬。
  “同志们,请看一看胸前的党徽,它是共产党员的标志。将它佩戴在我们胸前,就是要求我们传承革命精神。我们要将红船精神铭刻在心中。现在,请大家起立,重温入党誓词!”
  最后一个故事 《红船精神 代代相传—做红船精神的传承人》接近尾声时,分享人卢慧明高举右拳,铿锵有力地领颂入党誓词。会场全体党员起立面向鲜红国旗,郑重举起右拳,共同重温入党誓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斗探索,创造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印记历久弥新,也激励着绰尔林区各条战线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从红色故事中汲取精神动力,为公司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分享会结束后,工会(团委)青年干部、故事分享人汪秀婷激动地说:“今天的红色故事分享会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更加坚定了做好青年工作的信心。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做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把青春和力量献给祖国献给党。”
  分享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绰尔林木种苗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范长友表示,今后要继续带领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不断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绰尔森工公司党委积极组织高质量、高标准的“规定动作”,谋划开展有特色、有亮点的“自选动作”,此次红色故事分享会是公司党委开展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部署之一,与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相结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把红色精神融入到岗位实践中去,形成推动绰尔林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