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绿网
2021-06-23
■本报评论员
6月19日,在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中,集团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走进刘少奇主席纪念林、根河党员教育基地、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地,感受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对林区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感悟以于海俊为代表的林区英模的精神品质,感怀林区人工造林历史成就和百万亩人工林建设历程,深刻理解“以红色引领绿色”的丰富内涵。
林区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党和国家对林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密切关注、深切关怀,刘少奇主席冒雨视察林区,在最为艰苦的时期为林区工人特批了“营养豆”;习近平总书记在寒风中来到林业工人郭永财家中,看地窖、摸火墙、坐炕头,激励大家“林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些关怀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最好体现,时刻引领着林区人奋勇前进。
信仰的力量总能穿越时空。我们不会忘记,林区历届班子、老领导、老同志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杰尔格勒、穆伦等创业先驱“青山处处埋忠骨,老死林下不留坟”。我们不会忘记,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爬冰卧雪、风餐露宿,王殿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过功勋、为林区开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崔曾女终身为党、把一生积蓄作为党费,李庶坤情依森林、义务植树2.5万株,颜士文十八年坚守在人迹罕至摩天岭,于海俊用生命守护绿色。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开发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这样的力量,化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万丈豪情,扎根林海、守护绿色的勇毅担当,勇于探索、砥砺奋进的坚强意志,以人为本、守望相助的为民情怀,激励着林区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平凡的脚步厚厚地凝结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
在现场教学中,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深刻指出,坚定崇高信仰、坚守远大理想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顽强意志的奥秘所在,是我们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经受一切考验的压舱石。我们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定正确方向、筑牢精神支柱、保持顽强意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信仰基石,汲取前行力量,务实笃行,砥砺奋进,为建设亮丽内蒙古、美丽大兴安岭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