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绿色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来源:绿网
2022-01-04
■本报见习记者李鹏飞
内容提要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回望林区近70年的开发建设历程,红色血脉一直在广袤林海传承,引领着林区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森工集团党委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将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民生改善等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实践中,推动林区生态保护建设质量持续提升,朝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迈出坚定步伐。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这一年,森工集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确保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民生改善等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实践中,朝着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要把学习以于海俊为代表的林区英模先进事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恪尽职守、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忠厚朴实、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把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6月19日,森工集团党委开展“以红色引领绿色”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向林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出号召。
1天时间,3个现场教学点,森工集团党政领导、集团机关及基层党员干部、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各督导组组长240余人,从根河党员教育基地到图里河刘少奇主席纪念林,再到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地……心怀崇敬与神往,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追寻红色足迹,向先进典型学习,深刻理解“以红色引领绿色”的丰富内涵。
林区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开发建设近70年来,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涌现出了将毕生精力献给林区开发建设事业,临终将全部财物交给党组织的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情依森林、义务植树2.5万株的李庶坤;奉献林区、恪尽职守,用生命守护绿色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等一大批模范人物和英雄烈士,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森工集团党委带领林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续写传奇。
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2021年8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信物百年》第60集《划时代的弯把锯》中,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作为“信物讲述人”,向全国观众生动展现了林区从支援国家建设到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引发强烈反响。
森工集团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组织开展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群众大合唱等活动,努力把林区打造成为感恩奋进的精神高地,进而为林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坚实支撑。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崔曾女纪念林开展系列活动,召开“献礼建党百年学习身边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挖掘、提炼崔曾女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学习她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牢记宗旨、艰苦奋斗,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品格。
图里河森工公司党委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方案》,策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献礼建党百年华诞”“你有困难你找我,我是党员我帮你”“百年荣光、今朝鹤河”等15项庆祝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升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党委以扮靓“绿海党旗红”党建品牌为主线,以“红心守护绿海”为主题,创新活动方式,积极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绿海党旗红”文艺演出、“绿海党旗红、寻找代言人”“支部硕果工程”“红色初心、绿色使命”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感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林区各级党组织以“红色精神”砥砺“务林人精神”,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面临挑战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合力攻坚,把干事创业的激情转化为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了解到,2021年林区各级党组织共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60余次,参加人数14000余人。
强根铸魂,党建领航。森工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论述,坚持党建+改革、生态保护建设、民生改善等多轮驱动,奋力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答卷。
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林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森工集团党委在“铸魂”上下功夫,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持续深入学思践悟新思想,分层分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充分发挥集中培训、党员自学的学习效能,通过“学习强国”“学习讲堂”等宣教平台,实现对林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全覆盖。聚焦林区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力量“嵌入”重大项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优势,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截至12月末,森工集团所属基层党组织共计814个,其中党委43个、党总支49个、党支部722个;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把党建责任贯通到基层、压实到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强党建引领,以顶层设计为关键点把准国企改革方向。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年、关键年、承上启下之年,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党委领导融入企业重大决策。这一年,森工集团党委积极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确保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形成高效协同的运转模式,扎实向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目标迈进,为实现改革任务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做靓生态底色。森工集团党委始终把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2021年,森工集团党委根据现行技术标准,对林区28个区划单位采用数学模型和上年度实际消长情况进行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完成2020年度森林资源统计,林区森林蓄积量95605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1859.6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98683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2105.6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森工集团党委从严抓管控,从细抓预防,从实抓督查,从快抓扑救,从早抓保障,实现了“不发生人为较大森林火灾、不发生影响较大自然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森林防灭火工作目标。2021年,林区春防和夏防仅发生2起一般性雷电火,秋季未发生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3.01公顷,森林受害率0.0003‰,当日灭火率100%,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6.8%和99.5%,已连续四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林区多措并举强弱项、补短板、控风险、提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
以红色引领绿色,建设优质生态产品基地。森工集团党委认真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两山”转化,提升“绿色GDP”,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林区培育产业项目重点,加强创新驱动,构建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森工产业体系。2021年1月,森工集团党委为锻造一支绿色发展“主力军”,成立了碳汇公司,有力构建多层次碳汇产业体系。按照集团“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2021年,碳汇公司共通过内蒙古环境能源交易所平台,规范化、市场化交易碳汇项目7笔,销售VCS 碳汇产品68.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销售额1183万元,成交单价也从年初的每吨11.5元提高到了当前的42.4元。加上试点期间的销售额,碳汇项目总交易额已经达到1828万元以上,林区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步伐明显加快。碳汇产业的蓬勃发展仅是林区实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域旅游、菌菇发展、苗木种植、中草药经营等产业项目齐头并进。
立足惠民抓党建,让职工共享“党建红利”。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为统领,以创新为抓手,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通过“党建+民生”工作模式,从职工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把民生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充分开展“三问”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总结,形成了森工集团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项民生项目清单,全部完成了“民生保障、职工权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4类10项工作任务。2021年,两节期间筹集送温暖资金670余万元,走访慰问5205户职工群众;筹集“金秋助学”资金94万元,救助困难学生393名;组织1200余名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切实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使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森工集团党委不断激发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林区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展现担当、彰显作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内容提要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回望林区近70年的开发建设历程,红色血脉一直在广袤林海传承,引领着林区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森工集团党委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将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民生改善等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实践中,推动林区生态保护建设质量持续提升,朝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迈出坚定步伐。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这一年,森工集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确保党的建设融入改革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民生改善等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实践中,朝着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要把学习以于海俊为代表的林区英模先进事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恪尽职守、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忠厚朴实、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把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6月19日,森工集团党委开展“以红色引领绿色”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向林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出号召。
1天时间,3个现场教学点,森工集团党政领导、集团机关及基层党员干部、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各督导组组长240余人,从根河党员教育基地到图里河刘少奇主席纪念林,再到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纪念地……心怀崇敬与神往,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追寻红色足迹,向先进典型学习,深刻理解“以红色引领绿色”的丰富内涵。
林区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沃土。开发建设近70年来,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涌现出了将毕生精力献给林区开发建设事业,临终将全部财物交给党组织的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情依森林、义务植树2.5万株的李庶坤;奉献林区、恪尽职守,用生命守护绿色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等一大批模范人物和英雄烈士,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森工集团党委带领林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续写传奇。
讲述信物故事,传承红色信仰。2021年8月,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信物百年》第60集《划时代的弯把锯》中,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佰山作为“信物讲述人”,向全国观众生动展现了林区从支援国家建设到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引发强烈反响。
森工集团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组织开展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职工群众大合唱等活动,努力把林区打造成为感恩奋进的精神高地,进而为林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坚实支撑。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崔曾女纪念林开展系列活动,召开“献礼建党百年学习身边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专题学习研讨会,深入挖掘、提炼崔曾女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学习她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牢记宗旨、艰苦奋斗,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品格。
图里河森工公司党委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方案》,策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献礼建党百年华诞”“你有困难你找我,我是党员我帮你”“百年荣光、今朝鹤河”等15项庆祝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提升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为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党委以扮靓“绿海党旗红”党建品牌为主线,以“红心守护绿海”为主题,创新活动方式,积极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 绿海党旗红”文艺演出、“绿海党旗红、寻找代言人”“支部硕果工程”“红色初心、绿色使命”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感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林区各级党组织以“红色精神”砥砺“务林人精神”,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面临挑战迎难而上、面对困难合力攻坚,把干事创业的激情转化为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了解到,2021年林区各级党组织共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60余次,参加人数14000余人。
强根铸魂抓党建 凝心聚力促发展
强根铸魂,党建领航。森工集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论述,坚持党建+改革、生态保护建设、民生改善等多轮驱动,奋力书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答卷。
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林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森工集团党委在“铸魂”上下功夫,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持续深入学思践悟新思想,分层分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理论武装,充分发挥集中培训、党员自学的学习效能,通过“学习强国”“学习讲堂”等宣教平台,实现对林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全覆盖。聚焦林区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力量“嵌入”重大项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优势,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截至12月末,森工集团所属基层党组织共计814个,其中党委43个、党总支49个、党支部722个;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把党建责任贯通到基层、压实到基层,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强党建引领,以顶层设计为关键点把准国企改革方向。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年、关键年、承上启下之年,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党委领导融入企业重大决策。这一年,森工集团党委积极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确保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形成高效协同的运转模式,扎实向着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目标迈进,为实现改革任务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做靓生态底色。森工集团党委始终把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摆在首要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2021年,森工集团党委根据现行技术标准,对林区28个区划单位采用数学模型和上年度实际消长情况进行了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完成2020年度森林资源统计,林区森林蓄积量95605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1859.6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98683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加2105.6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森工集团党委从严抓管控,从细抓预防,从实抓督查,从快抓扑救,从早抓保障,实现了“不发生人为较大森林火灾、不发生影响较大自然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森林防灭火工作目标。2021年,林区春防和夏防仅发生2起一般性雷电火,秋季未发生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3.01公顷,森林受害率0.0003‰,当日灭火率100%,火灾次数和受害面积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96.8%和99.5%,已连续四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林区多措并举强弱项、补短板、控风险、提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
以红色引领绿色,建设优质生态产品基地。森工集团党委认真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两山”转化,提升“绿色GDP”,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林区培育产业项目重点,加强创新驱动,构建了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森工产业体系。2021年1月,森工集团党委为锻造一支绿色发展“主力军”,成立了碳汇公司,有力构建多层次碳汇产业体系。按照集团“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2021年,碳汇公司共通过内蒙古环境能源交易所平台,规范化、市场化交易碳汇项目7笔,销售VCS 碳汇产品68.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实现销售额1183万元,成交单价也从年初的每吨11.5元提高到了当前的42.4元。加上试点期间的销售额,碳汇项目总交易额已经达到1828万元以上,林区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步伐明显加快。碳汇产业的蓬勃发展仅是林区实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域旅游、菌菇发展、苗木种植、中草药经营等产业项目齐头并进。
立足惠民抓党建,让职工共享“党建红利”。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为统领,以创新为抓手,围绕民生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民生,通过“党建+民生”工作模式,从职工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把民生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充分开展“三问”活动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总结,形成了森工集团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项民生项目清单,全部完成了“民生保障、职工权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4类10项工作任务。2021年,两节期间筹集送温暖资金670余万元,走访慰问5205户职工群众;筹集“金秋助学”资金94万元,救助困难学生393名;组织1200余名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切实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使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森工集团党委不断激发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正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林区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展现担当、彰显作为,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