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森工集团总部
○本报见习记者 米何妙子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森工集团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夯实改革举措,逐项破解难题,朝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目标迈进,为实现改革任务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从全面推行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构建国有林区治理新体系,到恢复内蒙古森工集团企业运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以98.8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到全面启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森工集团改革一直在路上。
2021年是国企改革攻坚年、关键年,在圆满完成国有林区改革的基础上,森工集团立足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实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推进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带领林区干部职工向着重塑生态保护建设新模式,重建林业产业新体系,重聚转型发展新动能,重构公司治理新机制的全新方向阔步前进。
“瘦身”减负:打响改革与稳定双赢之战
制度,是破题之钥、治理之基;治理是运转之效、制度之能。
森工集团以国企改革为契机,有力推进“1+N”政策体系落实落地,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成效。
只有脱胎换骨,才能脱颖而出。森工集团牢牢把握大型国有特定功能类企业的功能定位,推动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出台了森工集团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工作办法,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明确各治理主体全责边界,建立起了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新机制。
森工集团恢复运营后,进行规范性文件废改立释工作,共梳理出1641件,废止857件,保留集团审批备案专项113项,制定出台了投资管控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工岗位绩效工资管理、经营业绩考核、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等内控制度72项,做到管理有规章、制定有依据、执行有监督、违规有追责。
2021年,全部完成集团直属全民所有制子企业公司制改制,制定或修订了公司章程、党建入章,19家重要子企业全部建立了董事会,落实了子企业董事会各项职权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实现了重要子企业外部董事占多数。
追逐新目标,构建新蓝图。森工集团开展二级子企业功能分类改革,将19家森工(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确定为生态保护类,10家产业类子企业确定为商业竞争类,16家事业单位确定为功能保障类单位,分类开展授权放权,试行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组织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整治,压缩管层级,减少到22个,管理岗位人员压减32.6%。开展三级子公司专项治理,清理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开发潜力、吊销未注销“僵尸企业”、长期分红参股子分公司,完成清退注销152户,保留的23户三级子公司,完成了产权占有登记和公司制改制工作。
实现剥离森工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收官。上世纪90年代,为破解资源危机、经济危困“两危”困境,实施了流通业、服务业、建筑业、农牧业等132户中小企业破产重组、主辅分离,累计一次性安置9.6万人。
通过国有林区改革,森工集团理顺了林区社会保障体系,推动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归位,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林业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为实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1年,森工集团直属29家子企业应建尽建董事会20家全部完成,9家商业类子公司企业配置了执行董事,完成了117名各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及员工招聘,遵循总量控制、按需用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入岗相适原则,新招录的512名全日制本科以上人才,全部采用市场化方式公开招聘,集团15个部门、74个管理岗位人员全部采用公开遴选、竞争上岗方式招聘。
一项项具体的改革创新带来的优势正在逐渐固化成制度,成为不能逾越的红线。
创新“破门”:铸就内生活力的“发动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37.02万公顷,森林蓄积9.41亿立方米,水资源161亿立方米,良好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在构筑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中占有重要地位。
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是森工集团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力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森工集团党委不断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立足林区战略定位、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需要和现实可能,围绕自治区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为加快国有资本向现代能源经济、绿色森林食药、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领域布局,聚焦生态保护建设主责主业,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森工集团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坚持把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放在首要位置,聚焦主责主业,建立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湿地、植被、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6160亿元/年,森林资源稳步恢复、稳定增长,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为守好大兴安岭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贡献力量。
改革中,森工集团通过探索打通“两山”价值转化通道,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市场化发展,构建了苗木培育、旅游康养、森林食品、森林碳汇、种植养殖五大产业体系,统筹兼顾,各项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新机制,明确了培育产业项目重点。森工集团加强创新驱动,建设特色经济林16万亩,培育金莲花、芍药等道地药材1.7万亩;规范化、市场化交易碳汇项目7笔,销售VCS碳汇产品68.3万吨,实现销售额1183万元;大力推动西伯利亚红松经济林苗木培育,整合林区旅游景区、林下产品资源,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带动林区旅游景区、森林食品等品牌升级。
红利在改革的潜移默化中释放。“冷极”森林食品进驻中粮集团销售平台,大力推进大兴安岭黑木耳“蒙字标”标准体系建设;阿尔山森工公司打造大果沙棘种植基地、吉文森工公司建设北五味子培植基地、根河森工公司打造驯鹿繁育基地……森工集团产业由“一林独大”,逐渐走向“五指成拳”。
截至2021年底,森工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00项重点改革任务已经完成75项。一项项改革发展举措不断落地落细,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发展,让改革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激活“亮点”:国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阿尔山市、阿尔山森工公司秉持“一片林、一条心、一家人”理念,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共同推进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价值。”阿尔山森工公司和阿尔山市政府三年投资近13亿元,对伊尔施地区的道路交通、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排污管道、高架线路进行整体改造升级,通过亮化美化硬化绿化,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在属地政府支持下,阿尔山森工公司完成机关办公楼、职工培训中心和部分单位节能改造。经过地企共同争取,在伊尔施局址区域同步规划建设了林业全民健身中心和阿尔山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打造阿尔山地区功能设施最完善、运动项目最齐全的健身场馆。
共享一片蓝天,共饮一江清水。阿尔山地企双方正以前所未有的融合力度糅合在一起,彼此交融,风雨同舟。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阿里河森工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直面企业自身存在的“痛点”对症下药,坚持用制度管理企业、用制度管理人。他们先后制定实施了《公司董事会工作规则》《公司总经理工作规则》《中共阿里河森工公司委员会工作规则》《公司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等专项工作规则,理清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责任义务、行权履职,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作用。同时,健全审计法务职能,强化“监管”专职专责,盘活了公司设备资产市场价值,强化机关部门职能从“监管”向“服务”转变,以现代企业制度有力推动企业运行和科学化管理,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据统计,阿里河森工公司在开展制度体系及执行力建设中,新建、修订各类规章制度234项,修订工作职责260项,使各项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企业运营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问题是挑战,更是机遇。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在全面落实各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任务上,致力于社会职能剥离工作,多措并举打好“主动仗”。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社会治理和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变革,是对各方利益的重大调整,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情况复杂。面对这块“硬骨头”,公司上下一心、政企协作、因地制宜、一企一策,摸索出了一整套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的经验做法,在要求时间内,提前完成了改革任务。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中,莫尔道嘎森工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自治区国资委、森工集团《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总体要求,遵循林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的政策框架和法律依据,以见事早、起步快,定标准、目标明,明范围、高联动,送温暖、重关怀的有力举措,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率先在全林区高质量完成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移交,为森工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整体推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为确保工作有序衔接、高效推进,公司与额尔古纳市政府先后进行9次对接、洽谈,共同签订了《国有企业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协议》,明确移交范围,将3720名退休人员档案移交额尔古纳市社保局,将653名牙克石木材加工厂退休人员档案全部移交至牙克石市建设街道社区管理,并顺利移交431名退休党员组织关系,城镇消防职能移交工作完美收官,“两供一业”职能剥离划转持续跟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
一个个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的实践案例,是林区实现改革动能转换成改革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舵稳且奋楫,风劲正扬帆。2021年,森工集团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攻坚克难,不折不扣地完成改革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向着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目标不断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