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森工集团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成效显著配置优化着力打造人才队伍 用活机制激发创新“原动力”

来源:绿网
2023-02-18

       ■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米何妙子

       2022年,森工集团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完成320名青年人才引进任务;从建立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的内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体系,到完成森工集团总部、所属牙克石地区林业单位80个空缺岗位遴选人员工作……走出了一条人才资源与林区实际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之路。

为考生登记信息

等待考试的考生

考生参加体能复试考试

       重视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森工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外联内聚,引育并举,以更开放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务、更舒心的环境吸引优秀人才齐聚林区,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2022年11月23日至24日,森工集团公开招聘工勤技能人员体能复试考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训练馆内举行。

       “为了完成这次体能测试,我和几个朋友提前一个月就进行了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每天跑步锻炼,从一开始跑3000米用时16分,到现在用时14分,这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参加考试的洪宇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成为一名林海守护者。洪宇说,从这次体能测试可以看出守护绿水青山需要我们智慧与健康的体魄并存。

       2022年,森工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针对做好配套政策制定、协调服务等工作,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方位支持、保障、激励、服务、帮助人才,千方百计成就人才;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结构优先调整、投资优先保证、制度优先创新,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坚持面向林业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集团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快融入自治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以更有效的举措、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聚才用才,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保卫生态安全的人才队伍,推动新时代森工集团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森工集团适应发展需求,广招贤才、培育良才、重用英才,打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圈,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新入职大学生员工座谈会

新入职大学生员工搬进新宿舍

干净舒适的大学生员工宿舍

为新入职大学生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张雪是森工集团招录的大学生,录取后,被分配到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是森林资源管理部的一名职工。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林区孩子,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她倍感自豪。她说:“在日常工作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林业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对大杨树生态功能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守护好这片绿色林海,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贡献。”

       今年27岁的高洪源刚入职时在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森调队实习了三个月,随后,被分配到了中心苗圃,参与苗木窖藏、大棚蓝莓防寒工作。他说,不管从事何种工作,他都会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林区工作,在林区工作的人也越来越热爱林区。

       为切实解决后继有林、后继无人,森工集团人力资源部草拟了《内蒙古森工集团“三引进一培养”推进人才工作“强心活点”项目实施方案》《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学生员工双向挂职锻炼实施方案》《内蒙古森工集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内蒙古森工集团2022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实施方案》《内蒙古森工集团2022年工勤技能人员招聘工作实施方案》等5个人才制度方案;按照市场化、分阶段、分层次的招聘原则,完成320名青年人才引进任务,其中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160人、公开考录招聘工勤技能人员160人,并举办了2022年新招聘应届高校大学毕业生岗前培训班;做好新入职职工后勤保障工作,着力解决好他们的“后院、后代、后路”等问题。

       如何才能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森工集团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激励政策,优化成长环境,形成了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的局面,让更多智慧资源、创新要素汇聚林区大地,使浩瀚林海成为英才的筑梦之地、圆梦之地。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以机制激励人才、成就人才,以环境尊重人才、涵养人才,强劲的人才引擎将为森工集团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