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调研之“钥”得发展之“解”———森工集团党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米何妙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森工集团党委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紧密结合林区生产经营实际,围绕事关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针对性、前瞻性工作,按照“深实细准效”五字诀要求,从整治“三多三少三慢”问题入手,认真梳理课题,突出问题导向,以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努力破解难题、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位推动、精准选题,重在解决问题
高屋建瓴,方能纲举目张。5月4日,随着《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出台,在森工集团党委统领下,一场自上而下的调研之风已徐徐吹开,以响鼓重槌、满弓上弦的奋进之势,凝聚起了在林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浓厚氛围。
森工集团政研室作为调查研究工作的协调联络部门,按照森工集团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各项工作机制,负责协调联络、征集课题、建立台账、定期调度等工作。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各自领域的调研计划,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真正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人抓。
精准选题是开展好大调研活动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森工集团党委认真开展前期选题论证,以高质量的选题带动高效能推进,切实走好调查研究的“最先一公里”。
———顶层设计“选题”。围绕党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结合自治区两件大事和森工集团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目标,制定印发森工集团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集团党委结合实际确定调研方向和调研重点,对各单位部门确定125个调查研究课题逐一审核把关,使调查研究同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国企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问题。
———以上率下“领题”。集团领导班子紧盯中心工作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班子成员和高管带头领题13项,各部门负责人和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全部领题,其他中层领导人员结合业务专长分别纳入各课题组,形成合力,以破题指向,进一步寻求改革发展的良策良方,切实增强调查研究工作实效。
———高位推动“破题”。森工集团党委对每个调研课题要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都制定时间表、任务书,把调研发现问题作为谋划工作的切入点,把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工作的着力点,把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科学制定调研计划,统筹确定调研时间、地点,为调查研究绘好“流程图”,确保分领域破题,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充分运用调研成果指导实践。
迈开步子、沉下身子,致力作风转变
走千听万,办法总比困难多。森工集团主要领导以身垂范、带头调研,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勠力同心、扎实推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民关注、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
5月18日,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恩和特布沁到阿尔山森工公司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先后深入地企共建伊尔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场地、金江沟温泉、应急事务处等地现场办公,切实在调研中吃透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头雁振翅,群雁竞飞。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党委领导班子深入中心苗圃赤杨人工繁殖基地,实地了解赤杨移栽存活、人工繁殖出苗、田间管理等情况,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与北京大学医药学院博士视频连线,深入探讨研究,找出解决办法;根河森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房车营地、开拉气杜鹃谷等地,围绕旅游产业等开展实地调研,对部分道路、桥涵损毁严重,公路两侧安全标识不全等问题,及时组织安排相关单位进行修复,并在公路两侧设立安全标识牌;林海日报社党总支班子成员深入阿里河、大杨树、毕拉河森工(林业)公司等地,针对基层通讯员和林区自媒体矩阵队伍建设情况、采访创作和视频拍摄制作中的困惑等问题进行调研,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着力打通服务基层通讯员“最后一公里”。
带着问题去思考,俯下身子去探寻。森工集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边学习、边检视、边整改的要求,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13项,制定《问题检视清单》和33条整改措施,建立制度26项,搞清楚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解决问题的硬招实招。
调研过程中,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为今后常态化开展“大调研”积累了经验、营造了氛围。
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推进全面发展
调查研究不是简单完成走访任务,而是真正问需问计于民,问需问计于企,真正沉下去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森工集团党委锚定“五大任务”,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过程提高民生改善水平,高标准制定推动企业改革发展重点目标19个,量化措施51个,进一步夯实“红了党旗、绿了山川、乐了群众、固了边疆”林区特色党建品牌。
聚焦破解高质量发展中急需攻克的难题。发挥比较优势,抓战略机遇,唱“林草戏”、念“山字经”、打“科技牌”,以绿色化、集约化、高质量为主攻方向,抓实森林经营试点提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效、“旅游、林下、碳汇”三大支柱产业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构建起木材储备、旅游康养、林业碳汇、苗木培育、绿色食药等多元多极现代森林产业体系,全力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特别是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中,深刻认识短板和不足,深入研究林区旅游在产业链条、产品输出、市场半径等方面的切入点与发力点,突出抓好阿尔山金江沟温泉度假区、额尔古纳界河旅游码头、金河冷极村等精品项目建设,强化旅游品牌形象线上推广,抓好旅游商品深度开发,为打造世界地标性国际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独具北疆特色、国内一流的森林康养综合体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森工集团党委围绕打造全国最大的国有林碳汇储备基地的目标,搭建了国内首个碳汇资源管理矢量数据库,碳汇产品交易额达到5016万元。为科学开发林下资源,森工集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杜香提取物化妆品原料研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签订研究开发合同,通过引进高层次研究团队保证产业发展并提供技术支撑。
着力破解职工群众最紧急、最期盼的难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森工集团党委千方百计谋利民之策,促惠民之举,献安民之计,通过广泛调研听取民意,在拓宽职工收入渠道、实施清洁能源供暖改造、家庭经济帮扶、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畅通道路出行等方面确定办实事解民忧项目12个,林区各单位共确定办实事事项153个,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各项为民实事全面启动实施,正在有序推进。已经与中国电信呼伦贝尔分公司签订合同,做好W I FI的安装开通工作,已安装121个点位,开通90个,逐步实现偏远地区、重点林场、路段深度覆盖。与自治区红十字会进行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林区红十字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林区应急救灾备灾能力。
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找到改革发展的“金钥匙”。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林区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大调研”中,自觉运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法宝,深入实际搞调研,下足功夫摸实情,以崭新的形象、饱满的激情,重整行装再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