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生态保护责任的“森林卫士”

来源:绿网
2023-07-20

       ■主讲人色音呼

       在茫茫林海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一年四季穿行于崎岖的山路,献出自己的青春韶华,守护着林区生态安全。他们就是被称为“森林卫士”的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护林员。

       工作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线;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是一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一线。他们每天要步行巡护十多公里,还要严格堵卡,防止闲散人员进入保护区。在加大管护力度的同时,他们始终战斗在森林防灭火工作第一线。在每次执行灭火任务时,他们既当向导,又当安全员;既当扑火战士,又当后勤保障员,从春季积雪消融一直到冬季大雪封山。“回不去家能克服,防火安全是最重要的,一旦着起火这片林子就全毁了,饭可一日不吃,火不可一日不防。”这是保护区护林员对这片林海最深情的告白。艰辛、寂寞的值守,换来的是保护区14年无人为或重特大自然火灾的发生。

       2022年7月,国家林草局下达了保护区森林督查变化图斑67处。上级下发的疑似图斑多数地处保护区内未开发状态的原始森林,道路不通、人迹罕至,黑熊、野猪、狼等野生动物较多,具有一定危险性。同时,由于保护区位于中俄边境区,有110余公里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属于无人机禁飞区,只能依靠人力步行到达核查点位进行调查。面对路途遥远、蜱虫叮咬、通信不畅等重重困难,他们从未退缩,脚底磨出血泡,被荆棘划破脸颊,蚊虫叮咬引发过敏反应……他们以轻伤不下火线的担当,战斗在野外调查第一线,圆满完成森林督查调查任务,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视森林为生命,是刻在务林人骨子里的基因。护林员们用汗水和足迹绘就了12.5万公顷的生态保护画卷,用十余载光阴深情守护着祖国北疆这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