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军企鱼水情赓续双拥新篇章———内蒙古森工集团积极探索军企融合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赵兴祖
8月31日,在“军民共建北疆情团结奋进新征程”———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2023年度自治区“最美系列”发布仪式上,内蒙古森工集团喜获内蒙古自治区“最美拥军企业”荣誉称号。
获得此项殊荣,是对森工集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实际成效的检验与认定,也是一代代务林人,坚守在茫茫林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建设“两个屏障”所做贡献的再次褒奖。
一直以来,森工集团党委始终站在“国之大者”的高度,全面落实军民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按照“落实制度、双重领导、双向建设、双方保障、军企共赢”的思路抓好党管武装工作,着力提升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以创建“军企融合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体系,发挥民兵后备力量作用,在确保边境安全稳定、边疆繁荣发展中体现森工担当,走出一条具有“森工特色”的军企融合发展之路。
情系国防夯实军企融合发展根基
20世纪60年代,一支身披白色伪装服的民兵队伍脚踩自制滑雪板,驰骋于祖国北疆的高山峻岭和林海雪原里的边防线上,配合边防部队执行边境巡逻、值勤、防特、守边等备战任务,他们就是“阿尔山民兵滑雪队”。
1962年到1964年的三年间,这支雪山奇兵执行巡逻任务100余次,行程6000多公里,战备值班360余天,执行临时任务60余次,在抓捕非法越境分子、保卫国防、维护边疆安全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世易时移,时代发展,戍边条件在变,但忠诚戍守的信念和家国情怀不变如初。
呼伦贝尔漫长的边境线、广阔的林区和管边控边力量布局,决定军企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严谨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北疆安全稳定。为此,呼伦贝尔军分区和森工集团共同制定了《“融建军企应急力量体系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军企大联合、力量大聚合、资源大整合,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较高、扎根边疆、守土稳边的应急队伍,打造军企立体管控、全民守边稳边兴边的“铜墙铁壁”,承担起稳固“两个屏障”战略定位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双方通过建立指挥协调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封控制度、联编管控制度、信息互通制度、联合演训制度、资源共享制度,同心协力做好军企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
视野有多大,融合的道路就有多宽。集团党委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规划和调整企业战略目标,立足企业发展,着眼边疆建设和安宁,着力加强党管武装和后备力量建设。探索和建立了后备力量建设纳入集团发展全局统一规划、武装工作纳入集团党委议事日程统一部署、领导管理武装工作纳入党政领导重要职责统一考评、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教育管理体系统一培养使用、武装工作经费纳入集团财政预算统一保障的“五个纳入、五个统一”的兴武强武工作机制,彰显集团党委始终把兴武强武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以强有力的领导持续推动党管武装工作,谱写了军企融合的新篇章。
尤其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森工集团党委锚定“五大任务”,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过程提高改善民生水平,进一步夯实“红了党旗、绿了山川、乐了群众、固了边疆”林区特色党建品牌,以“四个融合”在出实招办实事上下功夫。其中一个融合就是与稳边固边戍边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全区唯一企业武装部的作用,实现军企联合、力量聚合、资源整合,争创军企融合示范区,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维护、齐抓共管的强大维稳固边合力。
心系子弟兵共谱军企融合鱼水深情
“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
滚烫的话语,深沉的关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这一殷切嘱托,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深厚的情感。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其基础设施、功能作用、战略定位让它在军企融合、军民团结中展现“大担当”。
闻令而动,依令而行。森工集团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始终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践行国有企业应尽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实现新发展,助力退役军人顺利“转身”、再次“起航”。
森工集团结合接收安置退役军人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及相关经验等情况,将他们充实到林区森林防灭火、航空护林、驾驶员、森林管护等重要工勤技能岗位,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广阔、个性化的平台,他们逐渐成为林区生态保护建设中的骨干力量。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训练场上,他们是尖兵;转型发展,他们是带头人;抢险救灾,他们是突击队;生态建设,他们是主力军……如今,森工集团民兵后备力量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时代新答卷,在祖国北疆铸起了一道铁心向党、铁肩担当的钢铁长城和绿色长城。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近3年,先后有56人被评为“民兵优秀四会教练员”,28名基干民兵因比武竞赛成绩突出受到表彰奖励,25个民兵家庭被评为“文明示范户”“林区最美家庭”。
走进林管局人武部,扑面而来的凛凛威风使记者情不自禁地为之惊叹。这里是磨炼体格、锤炼意志的地方,处处彰显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院内的茵茵绿树,空旷地界被绿草覆盖,给人以干净整洁舒适之感。
“集团历来有着崇军尚武和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主动登门,深入调研,问计于‘军’,问需于‘军’,在每年正常拨付年度经费的基础上,为人武部办公楼进行了外墙保温,对值班室、宿舍等进行了升级改造。为营区新建了铁艺围栏和大门,实现了营区封闭式管理;铺设沥青路面,修建战备库房,改善了营区环境,购置了服装、对讲机等物资装备。”林管局人武部上校部长孙秋庚介绍,每年“八一”建军节、春节前夕,集团党委领导都会走访慰问人武部,详细了解官兵的训练和生活情况,向官兵致以节日的问候,展现了军企鱼水一家亲的情谊。
森工集团党委在国防动员活动中是具体的实施者,发挥着自身在国防动员中的组织职责,对上级指示坚决落实,对武装建设有求必应,对困难问题积极解决。近年来,集团党委坚定不移支持国防建设,把军营当家园,视军人为亲人,动真情,办实事,积极解决民兵训练和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现代化建设。
基层19个森工公司都建有能满足扑火队员和基干民兵日常集中训练住宿的基本场地,随着民兵调整改革深入推进,基地化训练常态展开,现有场地不能满足专业训练需求。2022年,集团党委投入45万元依托根河森工公司建成集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生活保障、日常办公、战备物资存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兵训练基地,配套有专业训练场、多媒体网络远程教室。既能保障民兵军事训练、新兵役前教育,也能满足集团干部职工开展专业技术集训、安全骨干轮训、业务能力培训,实现共建共用。
广袤的兴安大地,军企融合深度发展春潮澎湃。森工集团党委强化使命担当,深化双拥共建,实现党管武装的政治意识持续增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措施举措务实高效,形成了“党委支持、力量共建、保障共抓、成果共享”的融合发展局面,在军企融合的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