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昆:做一名出色的“森林卫士”
□本报通讯员 马莉
“大家使用风力灭火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灭火机出风口与火线走向要成15度左右的角度,还要与地面构成40度到45度的角度……”近日,在森林防灭火指挥应急安全避险培训班上,库都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副主任、快扑队副队长韩广昆为新入职的森林消防队员讲解风力灭火机的使用方法,耐心细致地讲解,让队员们受益匪浅。
2012年,韩广昆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库都尔森工公司,成为一名森林消防队员。从此,他与森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韩广昆信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承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他的办公室里,收藏了许多本关于森林灭火技术方面的专业书籍,很多书籍的纸页已经被翻得卷起了毛边,边缘也有些泛黄了。他经常说,这些书籍就是他工作多年的“好助手”,总能帮他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韩广昆有一个好习惯,无论何时何地,他总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扑火技战术水平的方法。
因防灭火经验丰富,每年防火期,韩广昆都会带领航空特勤突击队员前往乌尔旗汉温库图经营管护中心生态功能区及北部原始林区靠前驻防。北部原始林区位置偏远、无路、林密,车辆无法进入,一旦发生火灾,索滑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救援力量输送到火场,让森林消防队员迅速投入扑火战斗。韩广昆深知索滑降技术在森林防灭火中的重要性,为了提升航空特勤突击队员的索滑降技战术水平,他利用驻防点搭建的索滑降训练塔,配合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索降特勤突击队的教员们开展索滑降训练,坚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全体队员的索滑降技战术水平。韩广昆对队员们的训练格外严格,从安全带的穿着,到索控器的装卸,再到空中索滑降训练等内容,他都督促大家反复训练,直到队员们熟练掌握。每次在复训过程中,他也丝毫不放松,不断提高队员的训练难度。他深知,成百上千遍的训练虽然是枯燥乏味辛苦的,但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执行任务时更加安全高效。
工作中,韩广昆总是冲在队伍最前面,去年在北部原始林区靠前驻防期间,干雷暴频繁发生,相继发生多起雷击火,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韩广昆带领航空特勤突击队紧急奔赴火场。出发前,他仔细检查每一位队员的装备,从绳索的牢固程度到防火服的完整性,他都一一确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要知道在执行任务时,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做好准备后,他和队员们乘坐直升机抵达预定区域,大家按照平时训练的流程,迅速、有序进行索滑降,随后利用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等灭火设备,对火点展开扑救。在韩广昆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勇往直前战“火魔”。终于,经过数小时的艰苦奋战,将肆虐的大火成功扑灭。
在韩广昆工作的10余年间,他曾先后参加过库都尔森工公司、援外扑火以及北部原始林区靠前驻防的扑火任务50余次,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在他看来,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要想提高工作整体成效,光靠“人工防”“传统防”远远不够,必须以科技赋能森林防火,实现向“科技防”“数字防”转变。为此,他开始不断探索尝试,在现有的森林防灭火电子信息图基础上,不断补充库都尔林区道路、防灭火设施、周边水源等林地环境信息数据,构成了集路线导航、位置分享、数据采集、现场修订作战方案、移动办公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森林防灭火指挥平台,大大提高了火场应急处置能力。
说到今后的工作,韩广昆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持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管护员巡护等手段,构建更加健全的空中巡查、远程监控、地面看护‘三位一体’的火情监测网,守护好这片森林的安全。”
激扬青春,坚定不移,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今后,我会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守护林区,做一名出色的森林卫士。”韩广昆坚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