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牙克石市发展取得新进步

来源:
2019-02-22

        本报讯(记者 刘磊)近日,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牙克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了解到,2018年牙克石市较好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绿色美丽“岭上林都·北国药都·中国薯都”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定步伐。

        坚持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取得新成效。防范风险成效显著,通过审计核减、盘活资产、土地出让、压缩支出、债券置换等方式,化解政府债务15.26亿元,债务率下降43%,完成年度任务240%。脱贫攻坚扎实有效,落实“六个精准”,扶贫干部入村达794人次、入户2000余户次,49户1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8558元,增收2337元、增长37.6%。

        坚持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力。农牧业经济平稳增长,农作物播种面积237万亩,粮食产量达52.1万吨、增长11.7%,良种覆盖率达98%。工业转型步伐加快,积极应对去产能后的工业困境,投资400万元完成五九胜利矿和牙星1#井自动化改造,金杨油脂恢复生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加大政策对接和立项争资力度,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7亿元。实施“林都之春”行动,11项呼伦贝尔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全市61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87亿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进行政审批“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现“不见面审批”3项。

        坚持“三都”建设,城市品牌塑造新形象。“岭上林都”魅力彰显,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成功承办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文化小康视线、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经验在全区推广。“北国药都”建设加速,生物制药、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双轮驱动的“北国药都”产业模式初步形成。“中国薯都”活力焕发,完成《马铃薯脱毒原种、一级、二级种薯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编制,获得“牙克石马铃薯”地理标识。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迸发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45项,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事项44项,取消证明10项。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签订引资额33.4亿元的合作协议6项;参加呼伦贝尔市(北京)招商推介会、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

       坚持城镇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牙克石市通过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新城区框架逐步形成、老城区功能日益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城镇面貌焕发新颜使牙克石市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市民。

        坚持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增添新福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支出30.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新增就业5687人,实现再就业1530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社会治理全面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成功侦破9类涉黑涉恶犯罪案件54起,打掉“村霸”组织和涉黑涉恶团伙10个。

        坚持从严治政,政府形象有了新提升。党的领导不断强化,把政治引领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梳理并公布政府权责清单6473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廉政建设日益深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配套规定,政府系统作风进一步好转。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