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开致富路 芬芳美景换“钱”景
来源:
2019-10-25
何康红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近日,在绰尔林区新建房区一片芍药地里,机械轰鸣,犁铧翻腾,把一大撮儿一大撮儿的药根翻将出来,铺满了垄台。十几个采收工穿梭期间,抖土、攒堆、装车,芍药地里一派繁忙。
望着犁铧下铺满在黑土地上成趟的芍药根,芍药地的主人——杨明军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芍药根枝杈繁密,随便拿起一撮就有十来斤。“这些芍药怎么也能起百十吨!”杨明军笑着说。按照订购价每公斤13元的价格,起收48亩芍药地将为他带来七、八十万元的收入。
一句点拨指明致富路
杨明军是当地琳达土木建筑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工作之余,他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山野菜收购站,收购当地盛产的蕨菜、苦力芽等。2013年,一位亳州的朋友在与杨明军闲聊中叹息道:“东北的野生赤芍越来越少了,在这地方要是能人工栽种,就算是野生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声叹息打开了杨明军的思路。“对啊!在房前屋后栽种点赤芍,不上化肥不掸药,让它自然生长,不就是野生药材吗?”杨明军想到,随着当地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像这位朋友一样,一些收购商再通过收购人工刨挖的野生药材赚钱之路行不通了,自己何不尝试种植这种紧俏的野生药材填补这项市场空白呢?
杨明军种植赤芍开启了当地种植业的“先河”。模拟野生赤芍的生存环境,就要依据其野生生长条件,因时而为。大兴安岭林区的野生芍药与当地的树木习性一样,只能在春秋季播种,其他季节不易成活,且生长期长。要想有好的收成怎么也得四、五年,甚至五、六年的时间,而中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几年的心血就可能泡汤。
可认准了一门事就要做到底的杨明军,看好了这个“花开富贵”的事业,非要尝试一下不可。于是,他先把自家后院的几亩地当成了试验田。那年秋天,杨明军上山采收了一些野生芍药种子,但远远不够,他又到周边临近地区购买野生赤芍种子,回来席苗。芍药苗萌发周期长,第一年秋天下种,第二年开春萌出芽苗,秋天再把小苗栽植到地里。经过一年多的种植,他的试验田里芍药长势良好,这为杨明军增加了信心,他说服妻子,投入十多万元把附近几家闲置的房场先后买了下来,拆除房基,改良土壤,不断扩大芍药栽种面积。分根栽种、播种席苗,因地制宜,应时播种。就这样,他家的房前屋后,芍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这块地是三年苗,那块地是四年苗,到今年起收,最早的已经五六年,按照赤芍的生长习性到了最佳采挖期。
春天一到,盛开的芍药花迎风摇曳,招蜂引蝶,芍药地成了美丽的花园。从芍药苗落地扎根三、四年起,杨明军开始采收种子,芍药籽一公斤200多元,高价时一公斤近400元。2017年、2018年两年丰收的种子都被抢购一空,杨明军的投入开始有了回报。
克服困难成就芍药事业
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种芍药也是一样。刚开始移栽时,他没有考虑时令,按照一般秧苗栽法随意栽种,结果分根移栽的芍药大都没有成活,成趟栽种的芍药苗成了“豁牙子”,稀稀拉拉的没剩下几棵。2016年,绰尔林区遭受了早霜冻,经验不足的杨明军没有想到进行防范,眼看就要开花的芍药禁不住倒春寒的袭击,不仅没看到“春色满园”,也让眼看就要到手的收益打了“蔫”。
芍药枝叶繁茂也易遭细菌感染。多雨的秋天,一片一片绿油油好端端的芍药,叶子像霜打了一样,卷曲、枯萎,这是遭病了啊!为了解决这些常见病,避免第二年受灾,杨明军想到向远方求援。
通过朋友的引荐,他与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的种植专家建立了联系。每年,一听说专家要办讲座、培训班,他就去听课,遇到芍药秧苗出现异常情况,他就打电话咨询,有什么病用什么药、有什么症状用什么法,把有关赤芍种植的科技知识学到了手。几年来,他专程跑到外地学习芍药栽培技术不下五六次。有专家把脉问诊,保驾护航,他的干劲越来越大。在自家周围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的方式,采取林药间作的办法,在当地绿化地里又种植了50多亩芍药。
大面积种植芍药,有个制约瓶颈,就是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芍药种植除草的高效药剂。每年春天的除草是个大问题,几十亩地的除草全部要由人工来完成。每年他投入资金上万元,雇用工人进行人工除草。秋天,为了让第二年的秧苗萌发更多的花枝,采收种子后,要把老秧子割除,为此,他还购置了一些机械设备,持续投入。
几年下来,杨明军的汗水和投入终于换来芍药园里的枝繁叶茂和越来越美的风景。
传授经验甘当引路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明军的芍药园不仅吸引了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更吸引了乡亲们的目光。很多人跃跃欲试。有人来咨询,有人来购买种子,有人来购买秧苗。不管谁来找他,杨明军都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芍药的习性、生长特点、常见病状,甚至到他们的地里去指导。
杨明军为乡亲们算好了这样一笔账。当年秋天趁种子落地季节席苗,第二年芽孢萌出,秋天卖苗每株0.3元,转年卖苗,每株价格就能翻一倍。而芍药扎根以后,第二年开始开花打籽,第四、五年后可以起挖芍药根,主根直接销售,侧根可以分根移栽卖种苗,也可以直接销售……总之,种植芍药最晚三年就会有收益。
在他的引领下,绰尔林区种植芍药的人越来越多。房前屋后,田野垄田,芍药花越开越旺,芍药园遍布庭院山坡。从最初他家的几亩地到现在扩大到600余亩,而且仍呈上升趋势。种植芍药,将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收入。杨明军种植赤芍不仅为自己增加了收益,也成了当地致富产业、美丽经济的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