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啄木鸟”守护兴安绿
朱瑞金
在祖国版图“鸡冠”之顶,那郁郁苍苍的崇山峻岭间,穿梭着一群以保护生态安全为己任,以有害生物防治为战场的森林“铁军”。他们在严寒酷暑中风餐露宿,在践行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中雕刻时光,被誉为最美“啄木鸟”“兴安红杜鹃”。他们就是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森林病虫害防治测报检疫队的队员们。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森林病虫害防治测报检疫队是一支几经更迭演变的专业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队伍,内设监测预报室、防治室、检疫室和森林保险室,22名队员中有16名为女性。他们上过白鹿岛,蹚过激流河,见过荒火地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他们跳过沟沟坎坎,爬过山山岭岭,与花蝶共舞,和森林做伴,只为用汗水浇灌这片神奇的沃土,用实际行动保护好这片森林的安康。
一顶遮阳帽,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肩负着沉重的器械设备,这是武彦辉户外查虫的标准装束,凭着这身“装备”,武彦辉跑遍了莫尔道嘎林区的山山水水,从一名森防员成长为分管业务的副主任,在崇山峻岭中他一走就是26年。在开展2023年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中,他带领技术人员历经三个月的时间,鉴定外来入侵物种标本12种,共制作实物标本48份,撰写工作信息简报3篇、工作总结1份、技术报告1份。此项普查建立了林业外来入侵植物资料档案,构建林业外来入侵植物信息数据库,为科学防控林业外来入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更是让他成为了业内的精英。多年的森防生涯,他不知走过了多少路,穿坏了多少鞋。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饿了,就吃几口自带的干粮;累了,就倒在草丛中休息一下。长年累月的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特别是冰雪融化时,腿脚上下楼都费劲,蹚河爬山更加困难,但他依然毫无怨言地坚守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森林病虫害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巨大,这就要求从事防治测报检疫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还要有“绣花”的耐心。每次检疫队碰到难啃的“硬骨头”任务,张晓君必当首当其冲。他不仅是工作中的“急先锋”,更是队员们的“好老师”,生活中的“老大哥”,他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帮助新队员不断成长,给予队员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防治工作中,他总是话不多、干在前,哪里的工作最艰苦,他的身影就在哪里。2024年,单位经历机构改革,他主动放弃药剂药械员的重要岗位,把机会留给了年轻队员,来到防治测报检疫队后,他主动背起最重的装备。当防治队人员少、急需司机时,他自告奋勇承担起司机的工作。队员在防治工作途中小憩时,他放弃了休息时间,为大家开车,奔赴下一个防治地点。“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是他最真实的缩影和写照。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自治区国资委评为“四优”共产党员,荣获林区“兴安脊梁”荣誉称号。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节,两名女队员在齐腰深的积雪里艰难前行,这只是刘雪迎、刘爱荣工作中最平常的一天。
每次大雪过后,她们二人都要到受灾区开展雪压木调查,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无论是在艳阳高照的炎炎夏日,还是在千里飘雪的凛凛寒冬,都要一直奔走于45万公顷的生态功能区内,用双脚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记录每一片林情的变化。她们秉承着“除害、敬业、厚德、求是”的“啄木鸟”精神,倾情守护绿色、描绘绿色、建设绿色,在工作中展现出女性独有的细腻、坚韧和担当。5年来,她们累计为公司实现森林保险理赔逾千万元。
检疫室负责检疫工作的赵建新,是一名为爱远嫁到林区的“外地媳妇”,第一次来到莫尔道嘎时,她便爱上了林区的巍峨壮丽。在苗木产地检疫中,她每天早上五时就来到苗圃,冒着初春的峭寒,对一捆一捆的苗木逐一进行检查,持续几个小时的户外工作,她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但她来不及休息,赶紧回到单位继续做检疫实验;在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过程中,为了弄清生态功能区内的病虫分布、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她与队员在山上一待就是十几天。为了工作,她牺牲了与爱人相伴的时间,大家都说她嫁给了爱情,她的丈夫却说,她嫁给了大山。
同样热爱林区山川花草的“林三代”刘静,也是防治测报检疫队里巾帼不让须眉的一员。2019年,公司生态功能区内大面积发生落叶松毛虫灾害,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安全。面对严峻形势,她丝毫没有退缩,与团队一起开展紧急监测和调查,仅短短一周就迅速掌握了疫情的第一手资料,为防治方案提供了精准依据。治理中,她主动请缨,连续数月与防治队员并肩作战,用瘦弱的肩膀背起几十斤的药箱,每天穿梭于高山密林之间,诠释着森防人的责任与担当。
就是这样一支森防队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建设着莫尔道嘎林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守护着祖国的绿水蓝天,在百炼成钢中绽放着青春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