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林三代”的绿色坚守

来源:林海日报社
2025-07-17


□王文璐


      张欣是大杨树林业公司乃木河林场资源保护股股长,他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林三代”,在他的青春岁月里,刻着深深的生态印记。


      在张欣青年时期,父辈口中关于森林防灭火与森林经营工作的点滴讲述,如同种子一般,播撒进他的心里。2014年,他怀着对林业事业的热爱与憧憬,开启了自己的绿色征程。

  

      初入林业行业时,他还是一名懵懂的初学者,对各项业务并不熟悉,前辈叮咛的话语为他上了“入职第一课”:“这一片区域便是咱们单位的管辖范围,今后,14-17、37-39、58-59林班就是你负责的管护区了。你要把这片区域摸得门儿清,这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咱护林人的责任。”


      张欣每天都跟在前辈身后,一步一步地丈量土地,仔细记录着每一处位置,并牢牢地记在心里;对每一片农地,他都认真测量面积,详细了解农户的种植情况;他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户,耐心地向他们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无数个日夜的付出,让他逐渐成为对管护区情况了如指掌的行家。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欣始终满怀热忱,投身公司开展的各类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中,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员工奋战在生态保护建设第一线。针对单位年龄偏大的管护员电脑操作不熟练的问题,他主动向资源部门工作人员虚心请教,自学与资源工作相关的软件,尤其是在林业领域应用广泛的Ar cgi s软件。经过反复钻研和无数次尝试,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软件应用、绘制资源作图、判读卫片等技能,还能灵活运用内蒙古国土云等软件,并精准操作GPS手持定位仪进行地块定位,多次解决了林场多年地理位置不精准的难题。


      除了电脑操作软件,他还需要去现地核实情况。在生态功能区内,有许多地方车辆无法到达。他便带领员工徒步前行,测量地块面积,拍摄定位照片。有一次,为了测量一块农地的具体面积及边界,他们徒步了近四个小时,途中蹚水沟时,水直接灌满了他的靴子,但工作心切的张欣丝毫不在意,依然保质保量完成了农地测量任务。他的鞋子磨坏了一双又一双,脚上常常布满水泡,但他始终毫无怨言。“掌握必备技能,精准核实各类地类数据,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更是为了守护好这片山林,不让任何一寸林地被非法侵占。”张欣坚定地说道。


      随着经验不断积累,张欣展现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在造林现场,他是一名营林技术员,手中紧握着图纸,眼神专注而坚定。“大家注意了,这里是边界线,种树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不能超出范围,也不能距离太远。每棵树的间距、挖坑的深度和宽度都有具体要求,咱们必须保证作业质量,这样才能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让山林尽快绿起来。”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图纸上的标记,耐心地给同事们讲解,确保每一处造林地都符合标准和要求。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中,张欣同样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他经常巡护出入山林,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树木有病虫害的迹象,便立即采取措施。他还主动向前辈学习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积极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提升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张欣深刻意识到知识传承对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与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同事,帮助他们快速成长,让这份守护生态的使命得以延续和发扬,在单位内部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张欣,这位在生态保护建设一线默默耕耘的“林三代”,也是无数林业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共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