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森林卫士

来源:
2017-08-08

         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不是军人,却以军事化模式从严管理,肩负着“森林卫士”的崇高使命; 他们不是警察,却在林海深处亮剑争锋,履行着“绿色使者”的神圣职责。他们守一方森林、护一方水土、保一方平安,用忠诚奏响了一曲感人的林海赞歌。这支队伍,就是绰尔林业局防火防汛处的干部职工。
  防火防汛处现有在岗职工157人,其中专业扑火队72人。作为“绿色家园的守护神”,他们把对党的忠诚时刻顶在头上、扛在肩上、记在心里,不仅承担着绰尔林业局森林防扑火、防汛、通讯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还要完成其他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他们矢志不渝地追逐着护林防火的“绿色梦”,发挥着“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作用,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森林防火铜墙铁壁。
                                              宣传教育求创新
  防火防汛处加大宣传教育创新力度,每年举办“绰尔林区森林防火指挥员培训班”“扑火队员安全培训班”“森林消防驾驶员培训班”“GPS使用与维护学习班”“森林防火瞭望员培训班”“消防水泵使用与维护培训班”等多期培训班,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为营造浓厚的防火宣传氛围,他们组织人员沿街巡回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向过往行人发放防火宣传单; 在林业局重要路段、铁矿、林场周边悬挂防火宣传彩旗,为各林场、基层扑火队发放防火宣传图、防火宣传扑克、防火宣传光碟和画册;通过电视、网站、电子屏、报纸、板报等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警示性,使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真抓实练砺精兵
  平时多流汗,只为打胜仗。防火防汛处坚持从“重训练、重实战”出发,严格管理、苦练精兵。科学制定学习、训练、作息时间等11项制度,使队员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在组织开展业务训练时,他们以全面提高队伍实战能力为目标,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战术、基本体能,认真研究制定实战训练方案; 制订了扑火队员训练计划,针对扑火作战时间长、体能消耗大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负重越野、爬山、跑步等体能训练,培养队员吃苦耐劳、遵章守纪的作风;每年举办技能竞技比武,检验队伍训练成果,着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装备精良、作风过硬的森林消防队伍。
                                               生态文明展风采
  每年的植树造林黄金季节正值防火关键期,为了既不影响防火工作,又能完成植树任务,他们统筹协调好造林绿化和森林防火的关系,实行了“边植树边待命”的方案,做到造林不忘防火,防火兼顾造林,始终保持临战状态。
  植树造林现场,全体扑火队员统一着装,全部身着扑火服,扑火机具、装备、备品等随车一同在植树地点待命,达到了“人机不分离”的要求。虽然扑火服透气性差,植树时会很闷热,但没有听到过一声抱怨,只要一声令下,这支队伍便立即出发,真正做到了防火、造林两不误,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生态建设主力军作用。
                                               科学管理结硕果
  “盛世兴林,防火为先。”多年来,防火防汛处党政领导求实创新,科学管控,他们围绕着“防”与“扑”这一中心环节,全面、细致、有针对性地抓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体系。
  他们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 《绰尔林区野外用火管理规定》《防火期间请销假暂行管理办法》《防火检查评比制度》《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在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上狠下功夫,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为准确及时地反馈防火信息,防火防汛处选择绰尔生态功能区最高峰海拔1600.2米的大黑山增设中继台,使全局生态功能区对讲机通讯联网,从根本上保证了指挥部与各林场、瞭望塔、检查站、管护站通讯畅通,并充分利用“森林眼”等高科技林火监控应急指挥系统,为防扑火工作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他们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收缴防火抵押金,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使生态功能区内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防火有人管、责任有人担,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无盲区、无死角。
  截至2016年,绰尔林业局已取得了连续19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期间,防火防汛处曾被国家林业局森防指评为“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局森防指评为“森林防火内业建设先进单位”。     □ 本报记者 张晓红  通讯员 孟德成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