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寄托的乡愁

来源:
2018-03-20

       湿地、森林、海洋,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发挥着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良好的湿地不仅孕育了生命,也寄托着故乡的情怀。
  有人说,湿地最具有灵动的故乡情怀。临近海滩,会有拾海螺、捉螃蟹的经历;临近河湾,会有面河垂钓、打水漂的经历;临近湖塘的,会有湖中荡舟、采菱角的经历……这些经历,带给了多少乐趣,加深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成为童年时代最深的成长记忆。所以说,湿地:是寄托的乡愁。
  乡愁,是一种朦胧而缥缈的情感,往往寄托在故乡的山水,而家乡的湿地,那潺潺的溪水,静静的湖面,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一曲动听的轻音乐,让人心中生美,难以忘怀。正如余光忠先生在诗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表达了对故乡眷恋的情怀。
  记得小时候,每逢暑假,我总是约左邻右舍的玩伴一起去绰尔河里洗澡,个个如光滑的泥鳅在水中钻来游去,还忘不了用挂子捕鱼,有时,坐在柳树下对准“鱼窝子”垂钓,洗澡打鱼两不误,澡洗完了,鱼篓里的鱼也快满了,晚餐能美美的吃到母亲拿手的熬鱼汤、炸鱼酱的美味。有时候贪玩归来晚点,母亲担心就来到山崖上呼唤,我们赶紧穿好衣服、提好鱼篓高高兴兴地回家。
  湿地,是最美的自然景观,大自然的精华所在,展示着大自然在它身上的雕琢之美。晨光中,嬉戏的水鸟掠
  过水面; 黄昏后,呈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景色。云南海峰湿地是具有山、水、林、石、洞、潭及草地为一体的典型哈斯特湿地景观,有着肥美的水草,成群的候鸟。辽河三角洲的盘锦红海滩,大片的碱蓬草长在一起,出土子叶鲜红,深秋成熟时植株火红,热烈如火,鲜艳欲滴,汇聚成了红色的海洋,于时光荏苒中酿造出一片火红的生命色泽。位于内蒙古林区的绰尔河源头,有大片典型的沼泽湿地,是绰源林业局国家湿地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泡沼密布、溪流跌宕、林草丛生、水鸟纷飞,原始生态景观随处可见。每到七月份,大片大片的金莲花开满了水草甸子,如同铺展开的黄色锦缎,引来蝶飞蜂舞,流动着采花姑娘那倩丽的身影。绰源的湿地,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湿地主要分为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具有寒温带针叶林湿地特征,是以大河为基线,沿河谷、山地平缓坡、阶地和河滩滞水分布,集中连片,面积大,范围广,孕育了千条溪河奔涌穿梭于茂密的原始森林,形成了嫩江、额尔古纳两大水系,原始生态景观随处可见,说不准是湿地滋养了森林,还是森林滋养了湿地。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湿地必将成为美丽中国最靓丽的风景。保护好湿地意义重大,关乎着每个人记忆中的乡愁,关乎着林区的美丽与发展。 □包文军

分享到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