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座夫妻管护站
来源:
2023-02-15
饭有人做,室内有人打扫,检查过往车辆有人协助。自从成立夫妻管护站,刘军的爱人来到绰源森工公司清水河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协助刘军工作,这个管护站就成了夫妻管护站,管护站内外环境大为改观,刘军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刘军毕业于乌尔旗汗技工学校,2002年调到绰源森工公司天保管护大队,成为一名管护员,翠干3公里半、乌丹河、景区森林资源管护站他都轮岗驻守过。每到一处,刘军都以站为家,履职尽责,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因为单身,每逢节假日,刘军都会主动替有事的同事值班,好让同事与家人团聚。2021年刘军结婚了,在2022年春防期来临之际,天保管护中心党政领导班子考虑到刘军是单职工家庭,又成家不久,便研究决定将刘军调到清水河管护站,并让他的爱人协助他工作,共同管护这里的森林资源。
“我一定不辜负单位的信任,坚守岗位、夫妻同心,严控火源管理,做好对过往车辆的检查、登记、防火宣传等工作。”刘军郑重地说。
无论让刘军守护哪个管护站,他都兢兢业业担负起肩上的职责。之前清水河管护站没打水井,他就去1.5公里远的乌丹村的老乡家挑水,渐渐地便和村民都熟悉了,谁家养了多少头牛,草场在哪个沟系,刘军都知道,这为他在春秋两季防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每到村民进沟找牛或是打秋草,刘军都知道村民将要去的方位,对不符合规定的,刘军坚决拒绝放行。刘军做工作十分认真、细致,记录本和笔常备手中,每次有行人或车辆经过,他都会把过往行人和车辆要去的目的地、车的型号详细记录,以备查找之用。每到冬季,刘军严格防范村民私拉烧柴的行为发生,经常进山巡护,并到乌丹村里走一走、看一看,有效遏制了村民乱砍滥伐的行为,使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近年来,绰源森工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针对森林资源管护队伍人力不足、远山驻守工作生活枯燥、单职工家庭收入偏低等问题,开拓性组建夫妻瞭望塔、夫妻管护站。管护员、瞭望员的生活由妻子打理,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家庭又多了份工资收入,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现在的管护站条件多好啊!你看,厨房炊具齐全、照明有太阳能、供热还有暖气,和在家里一样,来到管护站协助老刘做防火检查工作,也让我体会到管护站的重要作用,这在以前我都不敢想。”刘军的爱人不由得发出感叹。
据了解,绰源森工公司共有21个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已有18个管护站设立为夫妻管护站,还有9座有人员守护的瞭望塔,已有6座设立为夫妻瞭望塔,这种企业用人机制的创新,在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生态保护工作增添了新的力量。(包文军)
刘军毕业于乌尔旗汗技工学校,2002年调到绰源森工公司天保管护大队,成为一名管护员,翠干3公里半、乌丹河、景区森林资源管护站他都轮岗驻守过。每到一处,刘军都以站为家,履职尽责,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因为单身,每逢节假日,刘军都会主动替有事的同事值班,好让同事与家人团聚。2021年刘军结婚了,在2022年春防期来临之际,天保管护中心党政领导班子考虑到刘军是单职工家庭,又成家不久,便研究决定将刘军调到清水河管护站,并让他的爱人协助他工作,共同管护这里的森林资源。
“我一定不辜负单位的信任,坚守岗位、夫妻同心,严控火源管理,做好对过往车辆的检查、登记、防火宣传等工作。”刘军郑重地说。
无论让刘军守护哪个管护站,他都兢兢业业担负起肩上的职责。之前清水河管护站没打水井,他就去1.5公里远的乌丹村的老乡家挑水,渐渐地便和村民都熟悉了,谁家养了多少头牛,草场在哪个沟系,刘军都知道,这为他在春秋两季防火工作打下牢固基础。每到村民进沟找牛或是打秋草,刘军都知道村民将要去的方位,对不符合规定的,刘军坚决拒绝放行。刘军做工作十分认真、细致,记录本和笔常备手中,每次有行人或车辆经过,他都会把过往行人和车辆要去的目的地、车的型号详细记录,以备查找之用。每到冬季,刘军严格防范村民私拉烧柴的行为发生,经常进山巡护,并到乌丹村里走一走、看一看,有效遏制了村民乱砍滥伐的行为,使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近年来,绰源森工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切实解决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针对森林资源管护队伍人力不足、远山驻守工作生活枯燥、单职工家庭收入偏低等问题,开拓性组建夫妻瞭望塔、夫妻管护站。管护员、瞭望员的生活由妻子打理,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家庭又多了份工资收入,实现了企业和职工的双赢。
“现在的管护站条件多好啊!你看,厨房炊具齐全、照明有太阳能、供热还有暖气,和在家里一样,来到管护站协助老刘做防火检查工作,也让我体会到管护站的重要作用,这在以前我都不敢想。”刘军的爱人不由得发出感叹。
据了解,绰源森工公司共有21个森林资源综合管护站,已有18个管护站设立为夫妻管护站,还有9座有人员守护的瞭望塔,已有6座设立为夫妻瞭望塔,这种企业用人机制的创新,在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为生态保护工作增添了新的力量。(包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