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芳香
○侯广安
我出生在吉林农村老家,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记得小时候,我刚记事时就会没完没了地向妈妈提很多问题,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我,而我问的最多的就是:“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妈妈就会笑着对我说:“你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呀!”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总以为人就像小草、小树或者庄稼一样,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我的童年家里生活条件很艰苦,而我们在乡下生活的人对外面的世界又是一无所知,但广阔的天地却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展示的舞台。我们村的一群孩子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尽情地打闹、玩耍,撒着欢的在大地上奔跑嬉笑。
在农村,我们那里没有照看孩子的地方,我们独自在家大人们又不放心,很多时候,我们就跟在爸爸妈妈的后面,来到自己家的庄稼地玩耍,我们这里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这巨大无比的天然游乐场里玩泥巴长大的。我们感觉那样的天然游乐场是和大地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土。
每次都是家长把孩子们带到大地后,就不再管我们了。大人们开始犁地、播种、撒肥,我们这些小孩子很快就凑到一块儿,一会儿捉虫子、逮蚂蚱,一会儿抓小鸟、撵兔子,玩的别提有多开心了。小女孩就在地头三五个一起玩她们自编自导的游戏。
我们开始在大地里尽情地狂奔、打闹,可劲地蹦啊!跳啊!这时也有个别的孩子开始扬土,一时搅得大地尘土飞扬,再看我们的脸上,个个成了大花脸,汗水和尘土在我们脸上早就和了泥,但我们只知道取笑对方的脸上太脏了,却不知道自己已是满脸泥土。
疯累了,我们就偷偷用水和稀泥,这不能让大人看到,因为那时各家地里还没有浇灌的水井,这些水都是大人们带来喝的。当然,我们要是谁说喝水,家长是不会阻拦的,就怕我们祸害水,等到大人们渴了喝水就没了,我们知道大热天没水喝的滋味是很难受的。
我们中有的孩子很快把泥和好,把泥土当成了玩具玩的兴高采烈。但毕竟那时我们还小,玩着玩着,就感觉到累了、困了。这时大人都在干活,哪还顾得上我们,我们也不管那么多,顺势躺倒在松软的泥土中,跟家里的土炕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有时大人们听不到我们这边的动静,就会隔老远喊上一句:“孩子们,可别在地上睡着了,会着凉的!”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根本顾不上往我们这边看。我的嘴巴里嚼着一根不知名的香甜青草,眼前野花摇曳,漂亮的蝴蝶一会儿飞过去,一会儿飞过来,小鸟也在眼前时有掠过,我们躺在蓝天白云之下,还是很快睡着了,有时也会被梦中的打闹惊醒,但感觉那一切都很轻松舒畅,没有一丝惊恐。
有时我们跑的远了点,大人们看不到我们的人影儿,就会扯开嗓子大喊几声我们的乳名,空旷的土地上,呼喊声被风送得很远,我们听到喊声,估计是让我们过去吃饭了,就马上扔掉手中玩性正浓的泥巴,大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身边奔去。
这时,爸爸妈妈看到我们满手泥巴,满脸尘土,不但没有责怪,还会笑眯眯地说上一句:“看你们都疯成啥样了,也不知道饿呀?”在爸爸妈妈眼里,土地是最亲密的伙伴,是大地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在他们的意识中,泥土是最好的东西,只有在泥土里摸爬滚打过的孩子,才能结实无比地健壮成长。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还是认为一个人的童年或者少年,最好多与土地接触,并在乡村度过。因为不仅是人类,包括动植物都是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还要回归到土地……
我在乡村度过的那些与土地打交道的日子,是那样欢乐和充实。可到了林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里的孩子们的童年离土地越来越远,我真心希望这里的孩子们也能有机会走进自然,多多感受一下泥土的芳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