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兴安岭更具有原始性
开栏语
林区开展“生态保护建设”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围绕生态保护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为全面做好生态主业提供理论、思想以及改革措施方面的支撑。本报今日推出“‘生态保护建设’大家谈”栏目,刊发林区干部职工撰写的有思想有深度的文章,探讨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思路和途径,以此提高林区干部职工对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推进林区生态保护建设迈上新台阶。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了,这是自治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的重大转变。笔者认为,要担负起生态保护建设这个历史责任,就要运用新的体制机制、新的管理模式,从生态保护建设的思路出发,让大兴安岭林区更具原始性。
北部林区是我国唯一一处未开发的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始森林,分布在奇乾、乌玛、永安山3个林业局及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今仍然保持完整、典型、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典型的代表地区。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这片原始森林,加大对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保护好林中的植被不被破坏,做好雷击火的监控和提高快速反应扑灭作战能力。
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林区北部的原始森林,还要保护好其它林业局存有的原始森林,对天然林和人工林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抚育工作。并侧重对公路景观路进行修复美容,把落叶松的伟岸美、白桦树的恬静美、岳桦树的沧桑美、绿柳婀娜美充分体现出来。
我们还要保护好林区的植被,确切地说就是保护好林区的原始植被。要知道,一旦原始植被被翻耕成耕地,它的生态功能将遭到破坏和改变,即使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它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种类和密度也将无法恢复,更不用说植被上赖以生存的生物的恢复。所有,我们在发展种植业时要把目光投向熟地而不是开荒造田上,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产业。 ■ 包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