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凝聚扶贫攻坚的力量
来源:绿网
2019-07-16
2019年6月19日星期三
原林有一片百亩“精准扶贫沙棘林”,盛夏时节枝繁叶茂、绿意浓浓。这里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户8人,入冬时节他们将增加一笔沙棘果的收入。这是库都尔镇党委、政府产业扶贫的新成果,是“党委政府+企业+社区+驻村工作队+贫困户”一体化推进模式和“1+4”产业扶贫机制产生的巨大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扶贫要扶志。在实施产业扶贫中,他们努力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2018年,在这片沙棘林中高扬起鲜红的党旗,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坚定信心、共同劳动、共谋发展,振奋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书写出产业脱贫新篇章。
去年春夏时节气候湿润,沙棘林里草长莺飞,蒿草与杂草伴生。雨后的沙棘林间出现蒿草欺苗,杂草缠绕的景象。镇党政班子成员、社区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的干部带领着贫困群众进入沙棘林,展开了灭草保苗的大会战。这片沙棘林里的会战,呈现出党员干部勇当先、党员与群众肩并肩,割蒿草、除杂草、保林苗的热火朝天劳动场景,大家至今难以忘怀。
38岁的共产党员王恭连是驻村工作队队长,任职于牙克石市卫健委计生协会,任秘书长。去年4月29日由市委组织部派驻到库原社区的。他接到扶贫任务时,妻子因外伤骨折住院。妻子需要陪护、孩子需要照顾,他把妻子安排好,二话没说就来到扶贫一线。他与镇党委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工作队的成员加班加点连续工作21天,走访入户、家访谈心、充实基础档案、完善扶贫规划、谋划新一年扶贫措施。妻子出院时,只能请同学帮忙办理手续和接送回家。在扶贫工作中,他与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贫困户亲切地称他“恭连”。在这场保苗灭草会战中,他依然冲在最前面……
33岁的共产党员丁雷是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任职于库都尔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看似文质彬彬,可他在扶贫工作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走访入户了解情况,配合工作周到细致。在保苗灭草中,更是生龙活虎干在前,眼镜被汗水打湿了,用衣角擦去后继续干……
24岁的驻村工作队员娄玉莹是一名预备党员,任职于库都尔镇政府文教卫生办。她时时处处向身边的党员看齐,在保苗灭草中以不怕吃苦的韧劲,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她的手磨出了“水泡”,脚磨破了皮,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
54岁的共产党员刘亚萍是帮扶单位牙克石市交通局的干部。贫困户苗成金家是她的帮扶对象。苗成金说起刘亚萍时总是赞不绝口。苗成金家蔬菜大棚应该种植的品种、粪肥发酵的程度、浇灌如何省力、怎样开辟销路等,她事事挂在心上。刘亚萍还有一手好厨艺,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得十分可口。在灭草会战中,她不仅承担起了驻村工作队的后勤保障,还在间隙参加灭草劳动。
56岁的共产党员牛保成是帮扶单位的干部,任牙克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本职工作繁忙并没影响他对扶贫工作的热情,他一直吃住在库原社区,时常到帮扶户鞠德江家,帮着饲弄菜地,打扫院落,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导鞠德江,让鞠德江减轻思想压力,投入到沙棘林的看护中。在灭草保苗会战中,牛保成全天候扑在了沙棘林里,任凭汗水打湿了衣衫也不停歇,老党员的风采在扶贫沙棘林中展现……
65岁的颜世清是一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复转军人。父辈的坚定信仰一直影响着颜世清。他1974年参军,1975年入党,1977年转业到这里,先是赶马车、干农活,1984年开始担任原林镇红旗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后来一直在这里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与当地群众打交道。“有事找老颜”是挂在群众嘴上的口头禅,他是这里群众的主心骨。“我就是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的。”颜世清说。在扶贫工作中,颜世清与帮扶干部走遍了这里的家家户户,访便了每一位群众。在保苗灭草会战中,他顶着烈日,干在前面,老党员的形象在沙棘林中闪光……
其他帮扶干部也个个争先,曹井学、秦志朋、宋兴东、王万春、徐龙臣、高慧、贾冬梅……他们在扶贫一线付出汗水、辛劳和智慧,组成了库原社区扶贫攻坚的战斗集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党员的带领和感召下,先后有900多人次汇聚在扶贫沙棘林里。贫困户苗成金、陈树成、牛丽云、鞠德江、李秀君、蒲启文、杜淑岩、付桂兰踊跃参与到沙棘林的劳动中。育林林场的干部职工、源天玉饮品公司的员工也投入到扶贫沙棘林的建设之中……
帮扶干部还把“流动讲习所”办到了沙棘林中,在劳动间隙宣讲十九大精神、扶贫政策和沙棘种植管理知识。热烈的劳动场面与学习的情景在这里交融……
党建引领、党员带领、党旗飘扬,库原社区的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体现出用心用情、精准发力、执着坚守。在沙棘林中,演绎着产业扶贫的精彩。(姜旭东)
原林有一片百亩“精准扶贫沙棘林”,盛夏时节枝繁叶茂、绿意浓浓。这里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户8人,入冬时节他们将增加一笔沙棘果的收入。这是库都尔镇党委、政府产业扶贫的新成果,是“党委政府+企业+社区+驻村工作队+贫困户”一体化推进模式和“1+4”产业扶贫机制产生的巨大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扶贫要扶志。在实施产业扶贫中,他们努力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2018年,在这片沙棘林中高扬起鲜红的党旗,党员干部带领贫困群众坚定信心、共同劳动、共谋发展,振奋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书写出产业脱贫新篇章。
去年春夏时节气候湿润,沙棘林里草长莺飞,蒿草与杂草伴生。雨后的沙棘林间出现蒿草欺苗,杂草缠绕的景象。镇党政班子成员、社区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的干部带领着贫困群众进入沙棘林,展开了灭草保苗的大会战。这片沙棘林里的会战,呈现出党员干部勇当先、党员与群众肩并肩,割蒿草、除杂草、保林苗的热火朝天劳动场景,大家至今难以忘怀。
38岁的共产党员王恭连是驻村工作队队长,任职于牙克石市卫健委计生协会,任秘书长。去年4月29日由市委组织部派驻到库原社区的。他接到扶贫任务时,妻子因外伤骨折住院。妻子需要陪护、孩子需要照顾,他把妻子安排好,二话没说就来到扶贫一线。他与镇党委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和工作队的成员加班加点连续工作21天,走访入户、家访谈心、充实基础档案、完善扶贫规划、谋划新一年扶贫措施。妻子出院时,只能请同学帮忙办理手续和接送回家。在扶贫工作中,他与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贫困户亲切地称他“恭连”。在这场保苗灭草会战中,他依然冲在最前面……
33岁的共产党员丁雷是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任职于库都尔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看似文质彬彬,可他在扶贫工作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走访入户了解情况,配合工作周到细致。在保苗灭草中,更是生龙活虎干在前,眼镜被汗水打湿了,用衣角擦去后继续干……
24岁的驻村工作队员娄玉莹是一名预备党员,任职于库都尔镇政府文教卫生办。她时时处处向身边的党员看齐,在保苗灭草中以不怕吃苦的韧劲,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她的手磨出了“水泡”,脚磨破了皮,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
54岁的共产党员刘亚萍是帮扶单位牙克石市交通局的干部。贫困户苗成金家是她的帮扶对象。苗成金说起刘亚萍时总是赞不绝口。苗成金家蔬菜大棚应该种植的品种、粪肥发酵的程度、浇灌如何省力、怎样开辟销路等,她事事挂在心上。刘亚萍还有一手好厨艺,能把简单的食材做得十分可口。在灭草会战中,她不仅承担起了驻村工作队的后勤保障,还在间隙参加灭草劳动。
56岁的共产党员牛保成是帮扶单位的干部,任牙克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本职工作繁忙并没影响他对扶贫工作的热情,他一直吃住在库原社区,时常到帮扶户鞠德江家,帮着饲弄菜地,打扫院落,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导鞠德江,让鞠德江减轻思想压力,投入到沙棘林的看护中。在灭草保苗会战中,牛保成全天候扑在了沙棘林里,任凭汗水打湿了衣衫也不停歇,老党员的风采在扶贫沙棘林中展现……
65岁的颜世清是一位有着4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复转军人。父辈的坚定信仰一直影响着颜世清。他1974年参军,1975年入党,1977年转业到这里,先是赶马车、干农活,1984年开始担任原林镇红旗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后来一直在这里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与当地群众打交道。“有事找老颜”是挂在群众嘴上的口头禅,他是这里群众的主心骨。“我就是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的。”颜世清说。在扶贫工作中,颜世清与帮扶干部走遍了这里的家家户户,访便了每一位群众。在保苗灭草会战中,他顶着烈日,干在前面,老党员的形象在沙棘林中闪光……
其他帮扶干部也个个争先,曹井学、秦志朋、宋兴东、王万春、徐龙臣、高慧、贾冬梅……他们在扶贫一线付出汗水、辛劳和智慧,组成了库原社区扶贫攻坚的战斗集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党员的带领和感召下,先后有900多人次汇聚在扶贫沙棘林里。贫困户苗成金、陈树成、牛丽云、鞠德江、李秀君、蒲启文、杜淑岩、付桂兰踊跃参与到沙棘林的劳动中。育林林场的干部职工、源天玉饮品公司的员工也投入到扶贫沙棘林的建设之中……
帮扶干部还把“流动讲习所”办到了沙棘林中,在劳动间隙宣讲十九大精神、扶贫政策和沙棘种植管理知识。热烈的劳动场面与学习的情景在这里交融……
党建引领、党员带领、党旗飘扬,库原社区的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体现出用心用情、精准发力、执着坚守。在沙棘林中,演绎着产业扶贫的精彩。(姜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