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来源:
2020-06-23
宁可千日无火,不可一日不防。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防火紧要期以来,气候干燥,干雷暴频繁,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下。
汗马,鄂温克语意为激流河的源头,这里是大兴安岭的主脊,森林覆被率94.8%,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汗马就被规划为禁伐禁猎区,完整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汗马自然保护区2015年成为中国第33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18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这里有294种有脊椎动物,841种野生植物,570种昆虫。
异常严峻的防火形势,加之极端重要的生态地位,今年5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首次安排森林消防队伍驻防汗马,部署库都尔大队出动70人,运兵车3辆、装备车3辆、重型载货车2辆、装甲运兵车2辆,赴汗马中心管理站实施靠前驻防任务,实现兵力前置、指挥前出、关口前移,确保遇有火情,第一时间处置。
抓训练强基础 练兵备战不松懈“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6月的汗马清晨5点,天已大亮,伴随着各种鸟的叫声,汗马保护区中心管理站已经响起了驻防官兵早操拉练的声音,身着火焰蓝作训服的驻防官兵身姿矫健。
“每天一个小时的早操结束后,上午8点是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操课时间,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在汗马保护区的试验区和缓冲区内开展3公里20公斤负重野外拉练。”在中心管理站的餐厅,刚刚结束早操的陈磊说。
整洁干净的餐厅悄无声息,只能听见吃饭的声音,这个餐厅曾经是汗马保护区为科研院校老师和学生们准备的专家餐厅,为了能给70名驻防官兵提供干净舒适的用餐场所,保护区工作人员把专家餐厅进行粉刷和维修,作为驻防部队的专用餐厅。
“靠前驻防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使命光荣。”陈磊是库都尔森林消防大队的一名森防老兵,现任四级消防长的他,参加过30余次灭火作战并于2013年立一次三等功,他驾驶的装甲车行驶里程累计5000余公里,运送扑火队员1000余人次,为了这片原始森林的安全,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陈磊坚定地说:“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火情我们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驻防任务中,库都尔大队紧密结合驻防地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战备训练、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计划,严格按照计划紧抓日常的战备训练和野外演练,集中组织学习森林火灾扑救技能、战术运用、火场逃生自救等相关理论知识,严把装备操作训练关,干部骨干深入细致讲解各类装备的技术参数、操作方法、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日常维护及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全面提升扑火队员的体能和专业技能素质,切实提高队伍防灭火战斗能力。他们严格落实装备周五“装备保养日”制度,对灭火装备定期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深度排查装备操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各类装备能够保持良好率,安全高效地应用于防灭火行动任务中,在发生火情后,第一时间反应,快速处置,有效应对火灾扑救工作。
一次次鏖战火魔,亮剑赤焰战场的背后,是他们坚决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的坚定信念,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高强度训练、扎实全面的专业技能打下的坚实基础。
下好先手棋 野外演练谋胜仗
汗马中心管理站,位于汗马保护区的实验区,这里的2座防火望塔能够覆盖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
嘟———嘟、嘟、嘟、嘟……
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了沉寂的驻地,但每一位驻防官兵的脸上毫无慌张惊愕的表情,他们迅速穿戴防灭火装备,以最快速度到达集合点,整齐的队列中,橙红色的头盔下一张张黝黑自信的脸上挂满了坚毅。
一辆辆运兵车、装备车、重型载货车、装甲运兵车闻声而动,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场森林防灭火野外演练迅速展开。
此次演练以接到望塔报告,汗马保护区内发生雷击森林火灾为背景展开。发生火情后,库都尔大队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火速赶往现场,迅速进入火场开展科学灭火。
“从东侧直接切入火场,既节省体力,还不用翻山。”灌木丛生,倒木纵横的原始森林中大队长张国军手拿防火地图,一边研究科学迅速的行进路线,一边指挥战友火速向火场进发,全体官兵们全副武装、斗志昂扬,仿佛一道道红色利剑在莽莽林海中奋勇前进。
“面对火场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如何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有利手段科学实施火灾扑救,如何在危机情况下及时分析判断险情,及时规避危险、紧急脱险和有效救险,野外演练起到了实际检验的效果,进一步增强、检验了队伍在扑救森林火灾作战中的默契与实战能力,也是对指战员业务技能的一次考验。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还提高了指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战术水平。”张国军坚定地说,库都尔森林消防大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贯彻落实支队党委“重点地区、重点防护、原始林区、靠前扑打”作战意图,积极做好夏防战备工作落实,突出“落实战备,突出预防,狠抓扑救”三个环节,全队队员牢固树立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保证遇有火情,立即出动,高效处置,充分发挥大队扑火作战“尖刀”“拳头”作用,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不断强化野外及实战化训练,才能锻造出一支一流的防灭火钢铁劲旅,才是他们直面火魔、勇敢逆行的底气。恪尽职守入灵魂 理想信念铸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指战员们或三三两两聚在树荫下学习交流,或俯在案边记录学习心得。
在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24小时保持“备战状态”,时间长、驻地偏远,人员思想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他们组织官兵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学习,积极引导全体指战员强化责任担当、保持思想定力、振奋精神,做到始终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还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认识、讲体会、找差距。在全国两会期间,他们集中收看两会盛况,观看现场直播,密切关注两会动态,热议两会新变化,第一时间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兵心。
汗马中心站距离居民区97公里,为了给70名驻防官兵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方便,在进入春季防火期之前,保护区在中心管理站安装了太阳能,架设光纤,开通4G网。
“小美女,来看看爸爸,给爸爸皱个鼻儿!”每天训练结束,张国军都要到林子里面用手机与远在河北的妻子女儿视频,女儿已经一周岁了,张国军只见过一次。来到汗马保护区后,张国军把与家人的连线由室内转移到室外,在汗马的原始森林里为妻子女儿开“直播”,汗马的蓝天白云、松树白桦、鸟鸣兽叫……让妻子女儿远在千里之外感受自己守护的这片原始森林的魅力。
众志成城,方能共克时艰。面对突发的火情、艰苦的训练、莽莽林海的孤寂、家人的期盼,他们毫不犹豫,从不退缩,永不逃避,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的要求时刻牢记心底,并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防灾救灾重如山 共同携手保安全
“一旦发生火情,这条路线沿途有高山,路况复杂,不利于火灾扑救,应该利用装甲运兵车行至91林班处,再徒步进入,行进路线上无高山,地形平缓,能够快速抵达火场实施扑救。”每逢协调会议,库都尔大队与保护区管理局相关领导都会对如何做好区域内防火工作、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抵达火灾现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为尽快摸清汗马保护区防火形势,入驻后,库都尔大队积极与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对接工作,对任务区域进行了细致战场勘察,充分掌握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望监测体系、专业扑火队伍及机具装备建设情况,通过与保护区管理局召开协调会议、现地勘察等方式深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山形地貌、道路桥梁、河流走向、水源分布、可燃物载量、林内腐殖层等综合信息,对火险频发多发地域进行全面记录,分析研判驻地林区自然气候,切实摸清驻防区域火灾风险底数,与保护区管理局构建了快速反应、务实高效的长效共享机制,为圆满完成驻防任务下好先手棋。
“汗马自然保护区将严格按照管理局森防指的统一安排部署,与靠前驻防队伍进一步加强协作,通力合作,为守护好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做出应有的贡献。”汗马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许家忠坚定地说,在林区进入春防特别紧要期的重要时段,管理局森防指有重点、有目标的调集精锐森林专业消防队靠前驻防,大大增强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战性,也大大提升了林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效率,他们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汗马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爬高山,钻荆棘,任凭严寒酷暑、风霜雪雨,他们守护着一草一木,用汗水捍卫绿色梦想,用行动呵护祖国的金山银山。(本报见习记者 李鹏飞 通讯员 杨琨 马健)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防火紧要期以来,气候干燥,干雷暴频繁,火险等级一直居高不下。
汗马,鄂温克语意为激流河的源头,这里是大兴安岭的主脊,森林覆被率94.8%,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汗马就被规划为禁伐禁猎区,完整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汗马自然保护区2015年成为中国第33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18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这里有294种有脊椎动物,841种野生植物,570种昆虫。
异常严峻的防火形势,加之极端重要的生态地位,今年5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支队首次安排森林消防队伍驻防汗马,部署库都尔大队出动70人,运兵车3辆、装备车3辆、重型载货车2辆、装甲运兵车2辆,赴汗马中心管理站实施靠前驻防任务,实现兵力前置、指挥前出、关口前移,确保遇有火情,第一时间处置。
抓训练强基础 练兵备战不松懈“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6月的汗马清晨5点,天已大亮,伴随着各种鸟的叫声,汗马保护区中心管理站已经响起了驻防官兵早操拉练的声音,身着火焰蓝作训服的驻防官兵身姿矫健。
“每天一个小时的早操结束后,上午8点是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操课时间,下午进行体能训练,在汗马保护区的试验区和缓冲区内开展3公里20公斤负重野外拉练。”在中心管理站的餐厅,刚刚结束早操的陈磊说。
整洁干净的餐厅悄无声息,只能听见吃饭的声音,这个餐厅曾经是汗马保护区为科研院校老师和学生们准备的专家餐厅,为了能给70名驻防官兵提供干净舒适的用餐场所,保护区工作人员把专家餐厅进行粉刷和维修,作为驻防部队的专用餐厅。
“靠前驻防条件虽然艰苦,但是使命光荣。”陈磊是库都尔森林消防大队的一名森防老兵,现任四级消防长的他,参加过30余次灭火作战并于2013年立一次三等功,他驾驶的装甲车行驶里程累计5000余公里,运送扑火队员1000余人次,为了这片原始森林的安全,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陈磊坚定地说:“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火情我们上!”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驻防任务中,库都尔大队紧密结合驻防地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战备训练、思想工作和后勤保障计划,严格按照计划紧抓日常的战备训练和野外演练,集中组织学习森林火灾扑救技能、战术运用、火场逃生自救等相关理论知识,严把装备操作训练关,干部骨干深入细致讲解各类装备的技术参数、操作方法、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日常维护及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全面提升扑火队员的体能和专业技能素质,切实提高队伍防灭火战斗能力。他们严格落实装备周五“装备保养日”制度,对灭火装备定期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深度排查装备操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确保各类装备能够保持良好率,安全高效地应用于防灭火行动任务中,在发生火情后,第一时间反应,快速处置,有效应对火灾扑救工作。
一次次鏖战火魔,亮剑赤焰战场的背后,是他们坚决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的坚定信念,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高强度训练、扎实全面的专业技能打下的坚实基础。
下好先手棋 野外演练谋胜仗
汗马中心管理站,位于汗马保护区的实验区,这里的2座防火望塔能够覆盖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
嘟———嘟、嘟、嘟、嘟……
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了沉寂的驻地,但每一位驻防官兵的脸上毫无慌张惊愕的表情,他们迅速穿戴防灭火装备,以最快速度到达集合点,整齐的队列中,橙红色的头盔下一张张黝黑自信的脸上挂满了坚毅。
一辆辆运兵车、装备车、重型载货车、装甲运兵车闻声而动,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场森林防灭火野外演练迅速展开。
此次演练以接到望塔报告,汗马保护区内发生雷击森林火灾为背景展开。发生火情后,库都尔大队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火速赶往现场,迅速进入火场开展科学灭火。
“从东侧直接切入火场,既节省体力,还不用翻山。”灌木丛生,倒木纵横的原始森林中大队长张国军手拿防火地图,一边研究科学迅速的行进路线,一边指挥战友火速向火场进发,全体官兵们全副武装、斗志昂扬,仿佛一道道红色利剑在莽莽林海中奋勇前进。
“面对火场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如何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有利手段科学实施火灾扑救,如何在危机情况下及时分析判断险情,及时规避危险、紧急脱险和有效救险,野外演练起到了实际检验的效果,进一步增强、检验了队伍在扑救森林火灾作战中的默契与实战能力,也是对指战员业务技能的一次考验。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还提高了指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战术水平。”张国军坚定地说,库都尔森林消防大队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贯彻落实支队党委“重点地区、重点防护、原始林区、靠前扑打”作战意图,积极做好夏防战备工作落实,突出“落实战备,突出预防,狠抓扑救”三个环节,全队队员牢固树立上一线,打头阵的思想,保证遇有火情,立即出动,高效处置,充分发挥大队扑火作战“尖刀”“拳头”作用,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不断强化野外及实战化训练,才能锻造出一支一流的防灭火钢铁劲旅,才是他们直面火魔、勇敢逆行的底气。恪尽职守入灵魂 理想信念铸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
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指战员们或三三两两聚在树荫下学习交流,或俯在案边记录学习心得。
在杳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24小时保持“备战状态”,时间长、驻地偏远,人员思想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他们组织官兵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学习,积极引导全体指战员强化责任担当、保持思想定力、振奋精神,做到始终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还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认识、讲体会、找差距。在全国两会期间,他们集中收看两会盛况,观看现场直播,密切关注两会动态,热议两会新变化,第一时间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兵心。
汗马中心站距离居民区97公里,为了给70名驻防官兵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方便,在进入春季防火期之前,保护区在中心管理站安装了太阳能,架设光纤,开通4G网。
“小美女,来看看爸爸,给爸爸皱个鼻儿!”每天训练结束,张国军都要到林子里面用手机与远在河北的妻子女儿视频,女儿已经一周岁了,张国军只见过一次。来到汗马保护区后,张国军把与家人的连线由室内转移到室外,在汗马的原始森林里为妻子女儿开“直播”,汗马的蓝天白云、松树白桦、鸟鸣兽叫……让妻子女儿远在千里之外感受自己守护的这片原始森林的魅力。
众志成城,方能共克时艰。面对突发的火情、艰苦的训练、莽莽林海的孤寂、家人的期盼,他们毫不犹豫,从不退缩,永不逃避,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的要求时刻牢记心底,并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防灾救灾重如山 共同携手保安全
“一旦发生火情,这条路线沿途有高山,路况复杂,不利于火灾扑救,应该利用装甲运兵车行至91林班处,再徒步进入,行进路线上无高山,地形平缓,能够快速抵达火场实施扑救。”每逢协调会议,库都尔大队与保护区管理局相关领导都会对如何做好区域内防火工作、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抵达火灾现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为尽快摸清汗马保护区防火形势,入驻后,库都尔大队积极与保护区管理局开展对接工作,对任务区域进行了细致战场勘察,充分掌握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望监测体系、专业扑火队伍及机具装备建设情况,通过与保护区管理局召开协调会议、现地勘察等方式深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山形地貌、道路桥梁、河流走向、水源分布、可燃物载量、林内腐殖层等综合信息,对火险频发多发地域进行全面记录,分析研判驻地林区自然气候,切实摸清驻防区域火灾风险底数,与保护区管理局构建了快速反应、务实高效的长效共享机制,为圆满完成驻防任务下好先手棋。
“汗马自然保护区将严格按照管理局森防指的统一安排部署,与靠前驻防队伍进一步加强协作,通力合作,为守护好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做出应有的贡献。”汗马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许家忠坚定地说,在林区进入春防特别紧要期的重要时段,管理局森防指有重点、有目标的调集精锐森林专业消防队靠前驻防,大大增强了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战性,也大大提升了林区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效率,他们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汗马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爬高山,钻荆棘,任凭严寒酷暑、风霜雪雨,他们守护着一草一木,用汗水捍卫绿色梦想,用行动呵护祖国的金山银山。(本报见习记者 李鹏飞 通讯员 杨琨 马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