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想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林区全力以赴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绿网
2021-12-10
■本报见习记者 李鹏飞
“建议设立大学生员工宿舍,解决新入职大学生员工住宿问题。”
“希望全民健身中心早日开放。”
“希望能够免费到咱们自己的景区游览。”
…… ……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森工集团党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敞开大门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许多职工群众坦言,反映的问题有人重视,提出的意见得到了回应。
敞开门听取意见建议,沉下身了解实际情况。森工集团党委领导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到职工群众中倾听民意。
森工集团党委在充分开展“三问”活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形成了集团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项目清单,清单包含“民生保障、职工权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4类10项工作任务。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林区各单位也积极开展“三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开言路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做好意见征集和梳理工作,征集意见内容涉及生态保护建设、改革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切实将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反映好、表达好、实现好。林区各单位根据职工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在职代会上公开承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截至11月末,林区各级党组织共开门纳谏征集意见758条,采纳意见408条,已办成结项354个,办结率达87%。
言必行,行必果。森工集团党委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体系,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一标准,对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通过主流媒体晾晒、群众满意度测评、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评判办实事成效,做到需求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监督、成效由群众评价。林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这一主题,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多频次的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林区各单位办实事活动的进展、成效和群众反响,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截至目前,已有多篇报道在新华网、人民网、内蒙古日报等省部级以上媒体刊发,编发简报68期。
强化督促指导,是压实责任、破解难题、回应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践诺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做到“诺必践、践必果”,森工集团党委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调度会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回顾、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成立9个巡回指导工作组,深入林区一线严格对标对表,调研了解、跟踪问效,及时掌握群众的真实感受、实际反响,并就指导工作中了解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找对策,督促抓好落实。
一件件暖心事陆续上演,一股股暖流涓涓汇聚。森工集团层面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现已完成4类10项工作任务中的“实施林区‘稳就业、保民生’行动”项目,分三批招录各类人才总计578人;“打通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支付堵点”项目,确保森工集团参互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及时支付;“关爱新入职职工生活”项目,集团总部装修25户大学生宿舍,目前已完成入住,并成立了职工食堂等七项任务,其余三项也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底前全部落实。林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我帮你”主题活动,截至11月末,已建设服务站点199个,为民服务项目327项,组织开展“我帮你”活动2469次;深入开展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走访慰问活动389次,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327个。
莽莽林海中,林区各级党组织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铮铮诺言。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总支为解决中心管理站职工和驻防人员通信难的问题,向森工集团林业信息中心申报,积极对接呼伦贝尔电信公司,实现中心管理站4G网络全覆盖。距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101公里的中心管理站,坐落在十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中,常年无网络信号,中心管理站职工和机关干部职工在驻防时常常因家里老人生病和儿女报考等紧急事情,要爬到900多米高的山顶上才能和家里通电话,往返要一个半小时。中心管理站接通4G网络后,为职工与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自筹资金600多万元,解决职工群众饮水、食宿、通行、娱乐、排水、停车、仓储等问题,深受职工群众的好评。卧罗河林场以往仅靠一口水井供水,近年来这口井的水量逐渐减少,由于水井房没有供暖设施,冬天水管容易被冻住,经常出现上水不足问题,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林场向公司提出了钻井项目的申请,公司立即派相关部门人员到林场进行查看,聘请专业的钻井队为林场钻井,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每一件小事、实事,都承载着职工群众沉甸甸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同样考验着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图里河森工公司基层一线职工在从事补植补造、植树造林、管护巡护等工作时,因为没有洗浴设备,特别是到了森林防火紧要期,一两个月洗不上澡也是常事,想洗个澡成了职工最期盼的事。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组织人员对旧屋进行浴室改造。改造后的淋浴室24小时供应热水,可同时容纳五、六人洗浴,满足一线职工迫切需求,把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森工集团党委始终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强大动力,增进职工群众民生福祉。
短评
集民智、聚民心、听民意。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职工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利民惠民实事落到实处,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出发,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生动讲述着森工集团党委为群众办实事的动人画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森工集团党委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真情服务职工群众,不断从职工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将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上克服种种困难,一直砥砺前行。
“建议设立大学生员工宿舍,解决新入职大学生员工住宿问题。”
“希望全民健身中心早日开放。”
“希望能够免费到咱们自己的景区游览。”
…… ……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森工集团党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敞开大门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许多职工群众坦言,反映的问题有人重视,提出的意见得到了回应。
开门纳谏 回应期盼
群众事无小事。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森工集团党委在全林区范围内开展“三问”活动,充分听取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印发了《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基本任务清单》《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征集职工群众意见建议的通知》,推动各项活动安排规范化、流程化,为推进办实事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敞开门听取意见建议,沉下身了解实际情况。森工集团党委领导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到职工群众中倾听民意。
森工集团党委在充分开展“三问”活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形成了集团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项目清单,清单包含“民生保障、职工权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4类10项工作任务。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林区各单位也积极开展“三问”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开言路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做好意见征集和梳理工作,征集意见内容涉及生态保护建设、改革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切实将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反映好、表达好、实现好。林区各单位根据职工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在职代会上公开承诺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截至11月末,林区各级党组织共开门纳谏征集意见758条,采纳意见408条,已办成结项354个,办结率达87%。
言必行,行必果。森工集团党委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体系,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一标准,对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通过主流媒体晾晒、群众满意度测评、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评判办实事成效,做到需求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监督、成效由群众评价。林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这一主题,开展多角度、全方位、多频次的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林区各单位办实事活动的进展、成效和群众反响,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截至目前,已有多篇报道在新华网、人民网、内蒙古日报等省部级以上媒体刊发,编发简报68期。
强化督促指导,是压实责任、破解难题、回应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践诺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做到“诺必践、践必果”,森工集团党委建立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调度会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回顾、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加大督促指导力度,成立9个巡回指导工作组,深入林区一线严格对标对表,调研了解、跟踪问效,及时掌握群众的真实感受、实际反响,并就指导工作中了解的情况、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找对策,督促抓好落实。
凝心聚力 为民解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林区上下不断强化工作举措,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职工群众不认可不罢休。一件件暖心事陆续上演,一股股暖流涓涓汇聚。森工集团层面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现已完成4类10项工作任务中的“实施林区‘稳就业、保民生’行动”项目,分三批招录各类人才总计578人;“打通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支付堵点”项目,确保森工集团参互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及时支付;“关爱新入职职工生活”项目,集团总部装修25户大学生宿舍,目前已完成入住,并成立了职工食堂等七项任务,其余三项也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底前全部落实。林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我帮你”主题活动,截至11月末,已建设服务站点199个,为民服务项目327项,组织开展“我帮你”活动2469次;深入开展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走访慰问活动389次,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327个。
莽莽林海中,林区各级党组织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铮铮诺言。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总支为解决中心管理站职工和驻防人员通信难的问题,向森工集团林业信息中心申报,积极对接呼伦贝尔电信公司,实现中心管理站4G网络全覆盖。距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址101公里的中心管理站,坐落在十万多公顷的原始森林中,常年无网络信号,中心管理站职工和机关干部职工在驻防时常常因家里老人生病和儿女报考等紧急事情,要爬到900多米高的山顶上才能和家里通电话,往返要一个半小时。中心管理站接通4G网络后,为职工与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大杨树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自筹资金600多万元,解决职工群众饮水、食宿、通行、娱乐、排水、停车、仓储等问题,深受职工群众的好评。卧罗河林场以往仅靠一口水井供水,近年来这口井的水量逐渐减少,由于水井房没有供暖设施,冬天水管容易被冻住,经常出现上水不足问题,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林场向公司提出了钻井项目的申请,公司立即派相关部门人员到林场进行查看,聘请专业的钻井队为林场钻井,彻底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每一件小事、实事,都承载着职工群众沉甸甸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同样考验着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图里河森工公司基层一线职工在从事补植补造、植树造林、管护巡护等工作时,因为没有洗浴设备,特别是到了森林防火紧要期,一两个月洗不上澡也是常事,想洗个澡成了职工最期盼的事。为解决这一难题,公司组织人员对旧屋进行浴室改造。改造后的淋浴室24小时供应热水,可同时容纳五、六人洗浴,满足一线职工迫切需求,把实事办到职工心坎上。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森工集团党委始终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强大动力,增进职工群众民生福祉。
短评
集民智、聚民心、听民意。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把职工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切实把利民惠民实事落到实处,从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出发,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一帧帧画面,一个个镜头,生动讲述着森工集团党委为群众办实事的动人画面。我们欣喜地看到,森工集团党委紧紧依靠职工群众、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真情服务职工群众,不断从职工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必将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上克服种种困难,一直砥砺前行。

